首页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裴海燕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女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07-11-14
学科:微生物学
办公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联系方式:haiyanhup@126.com
电子邮箱:haiyanhup@126.com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裴海燕,女,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山东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墨尔本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博士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裴海燕教授聚焦饮水健康与生物能源领域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热点,以微藻为研究对象,围绕“微藻控制与利用”,开展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取得重要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价值。近五年,在Trends Biotechnol.,Water Res.,Environ. Sci. Technol.,Bioresource Techn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0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81篇(JCR1区32篇,2区16篇),IF>4的论文45篇;授权国家专利14项;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提供咨询报告16份。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中:第一完成人1项,第二完成人2项),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2002.92005.6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1999.92002.12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理学硕士学位1991.91993.7
山东矿业学院环境工程 2007.11至今
山东大学2006.32007.4
Melbourne University2005.102007.10
中国海洋大学2005.32006.3
墨尔本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系博士后2005.102007.10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博士后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兴趣及成果: 聚焦饮水健康与生物能源领域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热点,以微藻为研究对象,围绕“微藻控制与利用”,开展以下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 饮用水工艺蓝藻毒素迁移转化规律及高效去除技术:揭示蓝藻细胞在混凝和絮体堆置过程中的破损规律及机理,创立以“混凝剂种类”和“底泥堆置时间”为主导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开发无破损去除蓝藻细胞的复合混凝剂,提出壳聚糖复配氯化铝双混凝有毒蓝藻污染调控技术。改变了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杀灭藻细胞”的除藻模式,攻克了饮用水处理工艺蓝藻毒素去除的难题;(已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湖泊水库藻类生态学及蓝藻水华预警防控:建立“水华主体-产毒蓝藻2013.1至今
山东省环境学会理事2018.6至今
山东省生态学会理事2012.8至今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编委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山东大学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查号台:(86)-**
值班电话:(86)-** 建设维护: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qq群:**
手机版访问量:次
登录山东大学English
首页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裴海燕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女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07-11-14
学科:微生物学
办公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联系方式:haiyanhup@126.com
电子邮箱:haiyanhup@126.com
扫描关注当前位置:中文主页>>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More>>
徐杭州.18S rRNA gene sequencing reveal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effects on microeukaryot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along a river-to-estuary gradient ecosystem.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705,2020.裴海燕,徐杭州and李红敏.Behavior of 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during coagulation and sludge storage – higher potential risk of toxin release than Microcystis aeruginos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61,307,2019.裴海燕,徐杭州and肖洪地.16S rRNA Gene Amplicon Sequencing Reveal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icrobial Compositions during Cyanobacteria-Laden Drinking Water Sludge Storag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58,12774,2019.徐杭州,裴海燕and孙炯明.Worse than cell lysis: The resilience of Oscillatoria sp. during sludge storage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Water Research,54,405,2019.徐杭州,裴海燕and马春霞.Use of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 coupled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to monitor C- and N-DBPs formation in drinking water recovered from cyanobacteria-laden sludge d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47,609,2019.徐杭州and裴海燕.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veals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sludge from six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plants, including potentially toxic cyanobacteria and pat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79,769,2019.
专利More>>
一种以聚氨酯海绵为载体固定类芽孢杆菌强化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一株循环利用校园污水的栅藻SDEC-13的培养方法和应用一株高产油栅藻SDEC-13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一株高产油栅藻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一种无破损去除蓝藻的复合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综合评价微藻产油能力的方法
著作成果
南四湖藻类种群特征南四湖藻类种群特征有毒蓝藻管理国际指导手册
科研项目More>>
饮用水水源地蓝藻鉴定及计数规范, 2019/09/01-2020/12/31海水培养淡水藻生产生物能源的工艺及机制, 2019/11/27-2022/12/31受污染水源异嗅味有毒研究, 2000/01/01-2003/12/30高效菌种筛选培育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探索性研究, 2002/03/01-2004/02/01强化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关键技术与示范, 2007/01/01-2009/12/31利用反硝化除磷菌处理小城镇污水的现场试验研究, 2005/01/01-2006/12/30
科研团队
暂无内容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查号台:(86)-**
值班电话:(86)-** 建设维护: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qq群:**
手机版访问量:次
登录山东大学English
首页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裴海燕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女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07-11-14
学科:微生物学
办公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联系方式:haiyanhup@126.com
电子邮箱:haiyanhup@126.com扫描关注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中文主页>>科学研究>>论文成果[1]徐杭州.18S rRNA gene sequencing reveal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effects on microeukaryot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along a river-to-estuary gradient ecosystem.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05, 2020.[2]裴海燕,徐杭州and李红敏.Behavior of 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during coagulation and sludge storage – higher potential risk of toxin release than Microcystis aeruginos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61,307, 2018.[3]裴海燕,徐杭州and肖洪地.16S rRNA Gene Amplicon Sequencing Reveal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icrobial Compositions during Cyanobacteria-Laden Drinking Water Sludge Storag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12774, 2017.[4]徐杭州,裴海燕and孙炯明.Worse than cell lysis: The resilience of Oscillatoria sp. during sludge storage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Water Research, 54,405, 2018.[5]徐杭州,裴海燕and马春霞.Use of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 coupled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to monitor C- and N-DBPs formation in drinking water recovered from cyanobacteria-laden sludge d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7,609, 2018.[6]徐杭州and裴海燕.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veals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sludge from six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plants, including potentially toxic cyanobacteria and pat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9,769, 2018.[7]裴海燕,侯庆杰and陈帅琦.Biofilm development dynamics and pollutant removal performance of ceramsite made from drinking-water treatment sludge.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2019.[8]裴海燕,侯庆杰and于泽.Phytohormone addition coupled with nitrogen depletion almost tripled the lipid productivities in two algae.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9]裴海燕,侯庆杰and杨志刚.Effects of air bubble size on algal growth rate and lipid accumulation using fine-pore diffuser photobioreactors.Algal Research-Biomass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2018.[10]侯庆杰,裴海燕and杨志刚.Coupling a photosynthetic microbial fuel cell (PMFC) with photobioreactors (PBRs) for pollutant removal and bioenergy recovery from anaerobically digested effluent.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8.[11]裴海燕,蒋丽群,侯庆杰Effect of 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 on the accumulation of high-value biocompounds produced by two novel isolated microalgae.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5.[12]裴海燕,蒋丽群,侯庆杰Biomass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assimilation by a novel microalga, Monoraphidium spp. SDEC-17, cultivated in a high-ammonia wastewater.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6.[13]裴海燕,侯庆杰and于泽.The effects of combined agricultural phytohormones on the growth, carbon partitioning and cell morphology of two screened algae.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14]裴海燕,侯庆杰and于泽.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biodiesel production of ten algae strains cultivated in anaerobically digested effluent from kitchen waste.Algal Research-Biomass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2017.[15]裴海燕and侯庆杰.Toward facilitating microalgae copewith?effluent from?anaerobic digestionof?kitchen waste: the art of?agriculturalphytohormones.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2017.[16]侯庆杰,裴海燕Mutual facilitations of food waste treatment, microbial fuel cell bio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Chlorella vulgaris lipid produc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5.[17]侯庆杰,裴海燕The effect of algae species on the bioelectricity and biodiesel generation through open-air 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kitchen waste anaerobically digested effluent as substrate.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6.[18]裴海燕,侯庆杰and张立杰.Salinity-induced cellular cross-talk in carbon partitioning reveals starch-tolipid biosynthesis switching in low-starch freshwater algae.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19]裴海燕,侯庆杰and杨志刚.Algal biofilm-assisted microbial fuel cell to enhance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Nutrient, organics removal and bioenergy produc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20]裴海燕and侯庆杰.Using a tubular photosynthetic microbial fuel cell to treat anaerobically digested effluent from kitchen waste: Mechanisms of organics and ammonium removal.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8.共333条1/17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页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查号台:(86)-**
值班电话:(86)-** 建设维护: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qq群:**
手机版访问量:次
登录山东大学English
首页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裴海燕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女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07-11-14
学科:微生物学
办公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联系方式:haiyanhup@126.com
电子邮箱:haiyanhup@126.com扫描关注
专利
当前位置:中文主页>>科学研究>>专利一种以聚氨酯海绵为载体固定类芽孢杆菌强化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一株循环利用校园污水的栅藻SDEC-13的培养方法和应用一株高产油栅藻SDEC-13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一株高产油栅藻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一种无破损去除蓝藻的复合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综合评价微藻产油能力的方法一种高效处理典型生活污水的栅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一种高产油栅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一种用味精离交母液生产微藻生物质的方法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硝态氮废水中的应用一种用页岩陶粒作基质填料的人工湿地一种反硝化聚磷菌强化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一株具有完全反硝化酶系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及其用途一株具有自絮凝能力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及其用途一种水体中活体藻类的检测方法一种反硝化聚磷菌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种反硝化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新工艺一种微藻培养及收集的光生物反应器一种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一种高酸值微藻的两步催化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一株具有脱氮除磷双重能力的反硝化聚磷菌及其应用一株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厌氧反硝化聚磷菌及其应用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复配絮凝剂处理工艺一种向潜流人工湿地中投加微生物菌剂及取样一体化装置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在水体中与湿地植物协同脱氮的应用一株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及其在水体生物脱氧中的应用一种通过DNA定量测定蓝藻毒素含量的方法一种能回用混凝剂和光催化材料的泥水零排放的水处理工艺一种利用纳米光催化剂絮体降解水体污染物的方法共63条1/3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页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查号台:(86)-**
值班电话:(86)-** 建设维护: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qq群:**
手机版访问量:次
登录山东大学English
首页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裴海燕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女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07-11-14
学科:微生物学
办公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联系方式:haiyanhup@126.com
电子邮箱:haiyanhup@126.com扫描关注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中文主页>>科学研究>>著作成果南四湖藻类种群特征 南四湖藻类种群特征 有毒蓝藻管理国际指导手册 共3条1/1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查号台:(86)-**
值班电话:(86)-** 建设维护: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qq群:**
手机版访问量:次
登录山东大学English
首页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裴海燕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女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07-11-14
学科:微生物学
办公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联系方式:haiyanhup@126.com
电子邮箱:haiyanhup@126.com扫描关注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中文主页>>科学研究>>科研项目饮用水水源地蓝藻鉴定及计数规范,2019/09/01,2020/12/31,海水培养淡水藻生产生物能源的工艺及机制,2019/11/27,2022/12/31,受污染水源异嗅味有毒研究,2000/01/01,2003/12/30,高效菌种筛选培育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探索性研究,2002/03/01,2004/02/01,强化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关键技术与示范,2007/01/01,2009/12/31,利用反硝化除磷菌处理小城镇污水的现场试验研究,2005/01/01,2006/12/30,微生物酶活性检测在藻类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2002/12/01,2004/12/01,高效优势菌种固定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2002/12/01,2004/12/01,固体化细胞载体材料的研究开发,2001/06/06,2003/12/30,受污染水源杀藻及新型生物活性滤料处理技术推广,2005/10/10,2007/12/30,优势菌种固化技术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001/06/01,2004/07/30,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水质改善措施研究,2008/01/11,2008/12/31,茌平信发集团规划环境评价报告,2007/06/18,2008/06/18,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厚板厂粗轧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2006/09/06,2007/07/31,山东信发聚氯乙烯环评,2006/06/05,2007/06/30,济南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研究,2006/09/01,2006/12/31,洪泽湖、骆马湖浮游植物监测,2018/12/11,2019/09/30,载体混凝耦合可见光催化氧化高效降解颤藻及其代谢物工艺和机制,2018/08/16,2022/12/31,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境内湖库和输水渠道藻类监测调查研究,2018/04/01,2019/12/31,山东省南水北调重要调蓄水库藻类检测,2018/07/18,2019/09/30,共67条1/4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