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图]王加华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Wang Jiahua

山东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09



王加华,男,汉族,1978年2月出生于山东新泰。2000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6年1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博连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分别为葛剑雄教授(博士阶段)与王建革教授(硕士阶段)。2006年4月起,就职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现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乡村社会史与生态民俗学。

发表成果:

《内聚与开放:棉花对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的影响》,《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清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水旱灾害与作物选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期;

《抗日战争前后华北地区作物种植的变化趋势》,《中国农史》2004年第3期;

《分工与耦合:近代江南地区农村男女劳动力的分工与协作》,《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节气、物候、农谚与老农:近代江南地区农事活动的运行机制》,《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

《戏剧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农事的破坏与补救:近代江南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民群众的技术应对》,《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

《社会节奏与自然节律的契合:近代江南地区的农事活动与乡村娱乐》,《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交通环境、社会风气与山东地方戏的流布及地区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2期;

《农民的时间感:以山东省淄博市聚峰村为中心》,《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农事节律与江南农村地区饮食习俗》,《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环境、农事与耕牛:近代江南地区耕牛的饲育与役用》,《中国农史》2008年第1期;

《从<沈氏农书>看传统时期江南蚕桑区的土壤耕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

《家族传说、村落历史、族群关系——山东省莱阳市小姚格庄口头传说的“在地化”探讨》,《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考》,《中国农史》2009年第2期。

《清中叶鲁中乡村民俗生活——以<庄农日用杂字>为中心的探讨》,《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再探讨——兼评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村落语境、民众情感与地域认同——山东省莱芜市南下冶村抬杠习俗初探》,《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

《1934年江南大旱灾中的各方矛盾与冲突——以农民内部及其与屠户、地主、政府间的冲突为例》,《中国农史》2010年第2期。

《景观风物、社会环境与民间传说——山东淄川淄河镇孟姜女传说的文化生态探讨》,《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第2期。

《农事节律与传统节俗: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探讨》,载《“嘉兴端午论坛”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传统节俗与百姓生活》(第二作者),青岛出版社,2010年。

课题主持与参与情况:

1、主持:山东农业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09——2010)。

2、主持:中国节日志·胡集书会,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9——2011)。

3、主持: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10—2013)

4、参与:9——20世纪太湖流域水环境与农业环境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6——2009)

5、参与:传统节俗与民众生活,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项目(2009)



Associate Professor Wang Jiahua

Wang Jiahua was born in February 1978. His birthplace is Xintai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He held his BA degree from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in July 2000. From September 2000 to January 2006(master and doctor continuous), he attended i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Fudan University and won his history PH.d degre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or Ge Jianxiong. From then on, he has worked at Folklore Research Institute in Shandong University. His main areas of scientific interests are agricultural history, history of village society and ecological folklore.

Selected papers:

Cohesion and Openness:The Influences of Cotton to Villages in North China of Modern Times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1 2003

Floods and Droughts and Selection of Crops in North China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Era, Collections of Essa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No.1 2003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Crops Planting in North China before and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2 2004

Division and Coupling——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of Men and Women Workforce in Rural Jiangnan in Modern Time,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No.2 2005

Solar Times,Phenology,Farming Proverb and Old Farmer——The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Farming Activity in Jiangnan of Modern Times,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No.2 2005

The Influence of Popular Dramas on the Boxer Movement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3 2005

The Damage and Remedy of the Farming ——Floods、Droughts and Technical Reflections of Farmers in Jiangnan of Modern Times,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2 2006

The Study of Local Opera in Shandong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Collections of Essa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No.2 2006

Social Rhythm in Harmony with Natural Law: Farming Activity and Rural Recreation of Jiangnan in Modern Times,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N0,3 2006

The Time Sense of Peasants, Folklore Studies, No.3 2006

Agricultural Rhythm and Diet Folklore in Rural Area of Jiangnan, Folklore Studies, No.2 2007

Environment,Farming and Farm Cattle:the Farm Cattle s Breeding and Utilizing in Jiangnan of Modern Times,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1 2008

The Method and Mode of Soil Tillage in Sericulture Area of Jiangnan in Traditional Times Based on Shenshi Farming Book,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N0.2 2008

Clan Legend,Community History and Ethnic Group Relationship:Study on “Localization” of Xiaoyaoge Village in Laiya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 Folklore Studies, N0.2 2008

he Study of a Yearly Two Cropping System’s Popularizationin Jiangnan of Republic of China,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2 2009

The Various Conflicts in the Great Drought of Jiangnan Region in 1934:A Case Study of the Conflicts among Farmers Butchers Landlords and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2 2010

Village Contexts, Folk Emotions, and Local Identity: An Exploration of the Taigang Custom in Nanxiaye Village in Laiwu, Shangdong Province,Folklore Studies, N0.2 2010

The Study of a Yearly Two Cropping System’s Popularizationin Jiangnan of Republic of China,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No.2 2009

相关话题/儒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图]龙圣讲师
    龙圣,男,苗族,1983年2月出生,湖南省花垣县人。2006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2年8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主要研究 ...
    山东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09
  •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6年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拟接收专业 调剂名额 中国哲学 10 科技哲学 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3-09
  • 2014年山东大学儒学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
    作者: 藤七 时间: 2014-4-1 18:28 标题: 2014儒学高等研究院复试真题 啥也不说了,回报论坛~ 一名解:32分,一共8个 语素 音素 双声 央元音 形声字 韵尾 调类 还有一个忘记了 二简答:48分 1 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举例 2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举例 3《说文》清代著名研究学者及著作 三 20分 语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