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述问题,青岛能源所江河清研究员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团队提出利用不同维度纳米材料的复合策略,实现对光热膜表面微结构的调控,从而提高光捕获效率,获得理想的光热蒸发效率。通过将二维石墨烯与一维碳纳米管二者复合,实现了对单一组分有序结构的扰动,从而增加光热膜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这种表面微结构的优化,能够将太阳光光谱范围内的漫反射降低到4.7 %以下,光照下的膜表面温度高达77℃。此外,无序的堆积增大膜内孔隙率,有利于水分子在膜内的传输及扩散。相比于自然蒸发,基于该种纳米复合光热膜的蒸发过程效率提高了190 %,太阳光利用率超过80 %。该类光热复合膜的制备过程简便,并且可以构筑在不同的多孔基底上,拓展了不同水体系下实际应用潜力。该类纳米复合光热膜不仅能够在含有酸、碱以及机污染物的模拟水样中保持性能稳定,同时能够在不同含盐量的海水中加快水蒸发,展现出优异的淡水生产能力。本研究有望促进太阳光驱动制备清洁淡水的应用,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海水淡化以及应急条件下的淡水保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杂志上(J. Mater. Chem. A, 2018, 6, 963-971)
上述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文/图 王玉超)
原文链接: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ta/c7ta08972d

图1. 基于二维石墨烯与一维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光热膜制备示意图

图2. 在线光热蒸发测试系统(a)及光热膜材料的太阳光驱动促蒸发性能测试(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