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纤维小体的复杂性和热纤梭菌遗传操作手段的缺乏,纤维小体中不同水平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贡献仍不清楚。研究人员利用前期开发的thermotargetron遗传操作技术(Mohr G, Hong W, et al, PloS One 8(7):e69032),构建了一系列脚架关键模块缺失的热纤梭菌突变株(图1),通过测定和分析突变株的纤维素降解速率、纤维小体形态以及纤维素底物结合率的变化,定量分析了不同脚架蛋白及其模块对纤维小体的纤维素降解活性的贡献。
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小体一级脚架CipA蛋白中I型Cohesin模块及CBM模块介导的“酶-酶”,“酶-底物”之间的协同效应是高效降解的核心机制,II型Dockerin模块介导的“酶-细胞”之间的协同效应是降解的辅助机制。与一级脚架相比,二级脚架蛋白对热纤梭菌纤维素降解速率影响较小,且与其所含的II型Cohesin模块个数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表面纤维小体突起结构的缺失并不影响细胞与纤维素底物的结合,推翻了前人“热纤梭菌细胞通过纤维小体结合在纤维素底物上”的观点,表明热纤梭菌存在不依赖于纤维小体结构的纤维素底物结合方式。
该研究成果进一步展示了thermotargetron技术是在嗜热微生物遗传改造方面的快速、高效,对嗜热微生物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获得了科技部973项目、中科院科研装备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生物能源所供稿)
![](http://www.qibebt.ac.cn/xwzx/tpxw/201406/W020140605316223440336.jpg)
图1. 热纤梭菌关键脚架及其模块突变示意图。
原文链接:
Hong W, Zhang J, Feng Y, Mohr G, Lambowitz AM, Cui G-Z, Liu Y-J, Cui Q: The contribution of cellulosomal scaffoldins to cellulose hydrolysis by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analyzed by using thermotargetrons.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2014, 7:80.
http://www.biotechnologyforbiofuels.com/content/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