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春贺词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8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祝大家新年快乐,龙马精神,万事如意!

  刚刚过去的2013农历癸巳蛇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各方领导的鼓励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职工、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所在规划实施、体制创新、科技攻关、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成绩。

  战略规划制定方面,成立了由17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的战略咨询委员会,改选了学术委员会,并根据科研工作进展现状进行了“一二六”规划调整,顺利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评审。

  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我所进一步明确了科技研发、技术支撑、成果转化、公共管理四个组成模块,成立了生物能源所、能源应用技术所、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三个二级研究单元,理顺了管理、支撑和研发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生物、能源、过程三个主要学科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组织与成果推广转化方面,我所新增经费资助合同额过亿元,创历史新高,到位经费增长40%以上;140余项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其中胡杨基因组及其抗逆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杂志子刊;国际上第一台 “单细胞拉曼分选仪样机”试制成功,并获基金委仪器专项支持;在新疆庆华集团建成了国内首套结合微藻规模培养进行煤化工废水与废气减排的工业化示范系统;秸秆厌氧发酵制沼气工程产气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含能材料建成年产10吨工程化系统,多批次试生产产品完全符合用户要求;生物基合成气制液体燃料技术基本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成立青岛中科威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自主研发的纤维素复合隔膜生产与推广。

  队伍建设方面,聘请陈立泉、焦念志两位院士到所牵头成立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和海洋生物与碳汇研究中心;新引进中组部“青年****”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4人;同时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有多人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山东省“泰山学者”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方面,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微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多名外国留学生获得TWAS-CAS奖学金资助到我所深造;41名硕、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建本科“菁英班”,在山东大学设立“清源聚能”奖学金,进一步促进了科教融合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中科院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沼气工业化生产与利用工程实验室、青岛市生物质绿色化学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省部级平台获批;平度基地全面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昌邑基地签约并投入使用。

  合作交流方面,国内外众多院士专家积极参与我所创办的“生物能源与过程高端论坛”和“国际专家高层论坛”,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我所分别加入德国工业生物技术集群、美国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联盟、海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岛市海藻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进一步提升了国际上、行业内的学术影响力。

  管理支撑方面,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我所在反对“四风”和落实“八项规定”方面成效显著;顺利通过GB/T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3H”工作进展顺利,物业管理和餐饮服务等后勤保障服务水平进步明显;“能源楼”已开始动工建设,“3H”人才公寓也在全院范围内第一家封顶。

  文化建设方面,成立青年联合会,进一步团结促进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创业热情;通过组织各类党群文体活动、开展科普宣传、进行理念精神提炼升华等,在研究所形成了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

  蛇舞银雪辞旧岁,马跃万象谱新篇。2014年,我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力打造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所 长:刘会洲

  党委书记:隋红建
相关话题/生物 能源 培养 技术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