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You Zhou和Shriram Ramanathan等人另辟新径,探究钙钛矿型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Strongly correlated perovskite fuel cells.Nature,2016,534, 231-234, DOI: 10.1038/nature17653)

图片来源:Harvard University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是一种在中高温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转化成电能的全固态化学发电装置。一般氧化物固体电解质通常为萤石结构的氧化物,常见的电解质有Y2O3掺杂的ZrO2、ThO2、CeO2和Bi2O3等氧化物形成的固溶体。钙钛矿型材料指的是形如ABO3结构,文章作者改变了传统燃料电池电解质的设计(通过O2-传导),合成了SmNiO3(SNO)作固体电解质,运用镍酸盐传导质子,完成燃料电池(上图右侧a,九个基于SNO的燃料电池)的反应:

文中,作者根据格罗特斯机理(Grotthuss mechanism)来解释,质子(H+)在SmNiO3固体电解质中转移扩散,同时造成晶格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如下图a-c)。其显著优点是,在较低温度下(300–500 °C),材料依然具有很高的电阻率(~1 mΩ cm),可以实现SNO和H-SNO之间的转换,达到质子迁移的目的(如下图d-e)。

随后,作者通过Pt/SNO/Pt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了该钙钛矿型电解质电化学性能,其开路电压可以达到1.03V,接近其理论值(~1.07 V)。
文章的另一大亮点是通过X射线吸收近边谱(X-ray absorption near-edge spectroscopy,XANES)和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XRD)验证了SNO和H-SNO之间的转换机理。

原文链接:
1.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4/n7606/full/nature17653.html
来源:X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