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焦念志院士:以“蓝碳计划”助推“海上丝路”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8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蓝碳”概念最早来自联合国2009年发布的《蓝碳报告》,指的是近岸、河口、浅海、深海生态系统中可保持的碳。 

  在焦念志院士看来,沿着蓝碳计划这条主线推进,海洋低碳经济就有了具体可行的抓手、陆海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就有了科学定量指标。“中国蓝碳计划”的内涵包括了陆海统筹、减排增汇、生态系统健康、沿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一揽子系统工程,将直面长期以来的许多难题,比如自然海岸线大量丧失、陆源排放过量、生态灾害频发、渔业资源枯竭等。”焦念志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经济层面还有更深刻的内涵。比如海洋科技,焦念志认为,相对于周边国家,我国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国际交流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几乎全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和环境问题的困扰,蓝碳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无疑,将蓝碳计划拓展到这些国家,发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优势,不但有利于对方解决难题,还可以大大增强中国的地区影响力,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

  对此,焦念志提出,应鼓励和支持我国科技人员与东盟、印度等国家的海洋科技交流与合作。对于有争议的海域和岛屿,我们除了靠政治、军事力量宣示主权之外,还有一张“科技牌”。为了共同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可以达成共识,在有争议的海域和岛屿开展蓝碳监测与研究。

  同时,焦念志建议,我国可向全世界定期发布《中国蓝碳报告》,宣传中国新常态下的低碳经济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力;还可以设立“中国蓝碳计划”国际奖学金,用于南海周边国家优秀青年来华攻读学位或交流合作,“一方面为周边国家培养人才,贡献于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传播中华文明和现代科技理念,播撒睦邻友好的种子,为亚太地区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科学网
相关话题/海洋 科技 经济 生态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