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蒋富清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2-22

蒋富清 研究员海洋地质学

研究方向:海洋地质学
职  称:研究员
部  门: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fqjiang@qdio.ac.cn
个人网页:

  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地质学,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和古气候研究。以东亚大陆河流-边缘海-深海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物源示踪和古气候示踪指标,进行晚新生代以来不同时间尺度沉积物来源、古气候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通过稀土元素开展了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定量的识别研究,并用于冲绳海槽物源示踪和古环境研究;通过碎屑组分的Sr、Nd同位素的分析,明确提出近200万年以来热带西菲律宾海碎屑沉积物是亚洲风尘和火山物质的二端元混合物。通过端元混合模型,获得了西北太平洋200万年以来的风尘和火山物质通量,证明轨道驱动和风尘输入的正反馈机制是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主要驱动机制。开展了奄美三角盆地中新世以来风尘记录的研究,获得了中新世以来亚洲风尘输入西北太平洋的连续证据。2003-2004年,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了海洋局专项“西太平洋海洋沉积环境与调查”和国家重点基金课题“黑潮源区古环境演化研究”的海上调查取样。2006年,作为沉积学家,参加了中-法合作Marco Polo2 IMAGES XIV (MD-155)航次,开展了西菲律宾海古环境调查研究工作。2008-200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率队完成了“973”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专题航次的海上调查取样。2011-2012年,作为中科院访问****,与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开展了合作研究,通过放射性成因的Sr和Nd同位素研究,获得了亚洲风尘输入西太平洋的确凿证据。2014年,作为沉积学家受邀参加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51航次的海上调查与研究工作。已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和先导专项课题、国家海洋局专项课题等10项,获省部级奖3次,已培养研究生8名。
教育经历
● 2011.05-2012.04,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访问****;
● 1998.9—2001.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理学博士;
● 1995.9—1998.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理学硕士;
● 1991.9—1995.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层学与古生物学,学士;

工作经历
● 2017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
●2001—201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主持或参加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第四纪以来亚洲风尘和火山物质输入西北太平洋的制约机制(**), 2019/01-2021/12,71万元,主持,在研。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新世以来奄美三角盆地的风尘记录及其对构造尺度东亚古气候的指示(**),2016/01—2019/12,78万元,主持,已结题。
3. 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子课题:“热液系统的物质能量输运及其动力学解析”之专题:“沉积矿物特征”;2013—2017,33万元,主持,已结题。
4.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及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西太平洋古气候研究”,2015/01-2015/12,36万元,主持,已结题。
5.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51航次资助,2014—2017,6万元,主持,已结题。
6. 国家海洋局专项课题,南海地质调查,2012—2014,210万元,主持,已结题。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菲律宾深海沉积物源演变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2010/01—2012/12,48万元,主持,已结题。
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晚第四纪太平洋西边界流(黑潮)演化及其驱动机理子课题“冲绳海槽黑潮主流体系的演化”,2009—2011年,40万元,主持,已结题。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陆源物质和火山物质沉积通量研究(**),2006/01-2008/12,27万元,主持,已结题。
10.国家海洋局专项,西太平洋海洋沉积环境与调查”子课题“西太平洋海洋沉积学与矿物学调查,2001—2005,100万元,主持,已结题。

发表的代表性文章(限10篇)
1. Jiang, F., Zhu, X., Li, T. et al.(2019). Increased dust deposition in the Parece Vela Basin since the mid-Pleistocene inferred from radiogenic Sr and Nd isotopes.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73, 83-95.
2. Jiang F, Xiong Z, Frank M, et al.(2019). The evolution and control of detrital sediment provenance in the middle and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Evidence from Sr and Nd isotope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22,1–11, 2019.
3. Jiang, F., Y. Zhou, Q. Nan, Y. Zhou, X. Zheng, T. Li, A. Li, and H. Wang (2016). Contribution of Asian dust and volcanic material to the western Philippine Sea over the last 220 kyr as inferred from grain size and Sr-Nd isotopes, J. Geophys. Res. Oceans, 121, 6911–6928,
4. Huang, J., Jiang, F. Wan, S.M., Zhang, J., Li, A., Li, T. (2016). Terrigenous supplies variability over the past 22,000 yr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lope: Relation to sea level and monsoon rainfall change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17, 317-327.
5. Arculus R J, Ishizuka O, Bogus K A, Gurnis M C, Hickey-Vargas R, Aljahdali M H, Bandini A N, Barth A P, Brandl P A, Drab L, Guerra R M, Hamada M, Jiang F et al.(2015). A record of spontaneous subduction initiation in the Izu–Bonin–Mariana arc,Nature Geoscience, 8:728-733.
6. Arculus, R.J., Ishizuka, O., Bogus, K., Aljahdali, M.H., Bandini-Maeder, A.N., Barth, A.P., Brandl, P.A., do Monte Guerra, R., Drab, L., Gurnis, M.C., Hamada, M., Hickey-Vargas, R.L.,Jiang, F., et al.(2015). Site U1438.InArculus, R.J., Ishizuka, O., Bogus, K., and the Expedition 351 Scientist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Expedition 351: Izu-Bonin-Mariana Arc Origins:College Station, TX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http://dx.doi.org/ 10.14379/iodp.proc.351.103.
7. Jiang F, Frank M, Li T, Chen T-Y, Xu Z, Li A (2013). Asian dust input in the western Philippine Sea: Evidence from radiogenic Sr and Nd isotopes,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14, 1538–1551,doi: 10.1002/ggge.20116.
8. Jiang F, Li A C and Li T G (2011). Sediment pathway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ferred from an R-mode factor analysi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Okinawa Trough.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30:13-20.
9. Jiang F, Li A C, Li T G(2010) Sedimentary response to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Okinawa Trough since last deglaci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8(1): 171-182.
10.Jiang F, Zhou X J, Li A C and Li T G (2009). Quantitatively distinguish sediments from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River using δEuN-ΣREEs plo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2(2):232-241.

获得的相关奖励
1.2011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2011. 黑潮流域古海洋学研究,主要完成人:李铁刚,常凤鸣,蒋富清,向荣,肖尚斌,赵京涛,孙荣涛,陈金霞,于心科,徐兆凯。
2.2004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2004. 冲绳海槽及相邻陆架古环境演变的研究,第十完成人。
3.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等奖,2003. 冲绳海槽的岩浆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 第六完成人。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海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类彦立
    类彦立 研究员/博导有孔虫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研究方向:有孔虫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岗  位:研究员/博导部  门: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leiyanli@qdio.ac.cn个人网页:http://ir.qdio.ac.cn/profile/leiyanli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姜鹏
    姜鹏 研究员/博导藻类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方向:藻类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岗  位:研究员/博导部  门: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jiangpeng@qdio.ac.cn个人网页:  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学,长期从事藻类生物技术与藻类环境生物学研究。在大型海藻中首次构建生殖细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晓峰
    李晓峰 研究方向:职  称:部  门:联系方式:电子邮件:个人网页:李晓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元龙
    李元龙 研究员/博导大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向:大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岗  位:研究员/博导部  门: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liyuanlong@qdio.ac.cn个人网页:  博士,1983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为物理海洋学,主要从事大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钧
    李钧 研究员海洋生物学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学岗  位:研究员部  门: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jli@qdio.ac.cn个人网页:  教育经历1980.9–1984.7,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理学学士学位1995.9–2005.7,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晓明
    李晓明 研究员海洋天然产物(药物)化学研究方向:海洋天然产物(药物)化学岗  位:研究员部  门: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lixmqd@aliyun.com个人网页:课题组主页:http://dept.qdio.cas.cn/emblc/ktzjs/huaxue/yjzjs/教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新正
    李新正 研究员/博导海洋生物学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学岗  位:研究员/博导部  门: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lixzh@qdio.ac.cn个人网页: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学,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多样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富超
    李富超 研究方向:岗  位:部  门:联系方式:电子邮件:个人网页:李富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鹏程
    李鹏程 研究员海洋生物制品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制品岗  位:研究员部  门: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联系方式:电子邮件:pcli@qdio.ac.cn个人网页:http://ir.qdio.ac.cn/profile/pcli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制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超伦
    李超伦 研究员海洋生态学研究方向:海洋生态学岗  位:研究员部  门: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系方式:电子邮件:lcl@qdio.ac.cn个人网页:http://ir.qdio.ac.cn/profile/lcl  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学,主要从事浮游动物种群动力学、海洋生态安全、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