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揭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团队成功入选。
该团队聚焦国家和行业关键技术需求,针对海洋牧场定义模糊、缺乏建设标准等问题,出版专著并制定了海洋牧场系列标准,理念引领了海洋牧场建设;针对近海海草(藻)床受损、产卵场消失等生态系统荒漠化的突出问题,创新了生境构建关键设施与技术,实现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针对牧场自然种群补充不足亟需人工修复等关键问题,突破了关键物种扩繁和资源修复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修复到生态型修复的跨越;针对牧场资源生物修复效果难以评价、环境监测和风险预警预报技术亟待建立等关键问题,突破了牧场生境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报技术,实现了资源环境从单一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跨越。
示范结果表明,海洋牧场生境显著改善,生态系统更趋稳定,海洋牧场核心区多保持在一类水质,经济生物种类增加29-46%,资源量增加2倍以上;创建了“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渔户”相结合的“泽潭模式”,渔户平均年收入由5万元提高到11万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渔民收入同步提升,海域生态与产出效益同步改善。近三年示范推广面积45.6万亩,经济效益55.75亿元,有力推动了海洋渔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实现了山东半岛受损生境的有效改善和经济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引领了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于2014年设立,授予院属单位(含共建单位)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本次全院共授科技促进发展奖7项,不分等级。
团队负责人简介:杨红生,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养殖生态与养殖设施、生境修复与资源养护、刺参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等研究,致力于海洋牧场关键原理、设施、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集成示范。近十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课题2项(主持和副主持)、支撑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2项(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2项、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1项和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项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二等奖1项。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2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2013年获青岛市拔尖人才,2015年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团队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_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10
相关话题/海洋 科技 技术 资源 中国科学院
“改性粘土法防控有害藻华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发表_海洋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俞志明等应邀撰写的关于改性粘土法防控有害藻华研究进展的综述性论文在《HarmfulAlgae》期刊发表。 有害藻华是当前全球近海、河口和内陆江河湖泊等水域中频发的水环境灾害,如何科学有效地消除或降低突发有害藻华的危害是水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国际性议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中国腐蚀成本》及《中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丛书》正式发布_海洋研究所
10月19日,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腐蚀大会在青岛开幕,来自全国腐蚀领域的多位院士和专家围绕近两年腐蚀与防护学科前沿创新成果和技术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腐蚀成本”的专题报告,并发布了170万字的《中国腐蚀成本》专著以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海洋研究所在“黄、东海漂浮铜藻的来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_海洋研究所
近日,“应用藻类学杂志”(JournalofAppliedPhycology)刊出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多态性微卫星(SSR)标记手段,针对黄、东海大量漂浮铜藻开展了多年的样品收集和微卫星开发及分析工作,在漂浮铜藻来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铜藻(Sar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海洋所破译海参基因组并在形态进化与器官再生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_海洋研究所
10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Biology在线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课题组和相建海、李富花研究员课题组主导,天津生物芯片技术公司、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单位合作,由张晓军、孙丽娜、袁剑波等青年科研人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协力完成的研究论文“Theseacucumbergenome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国家新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正式发布实施_海洋研究所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当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由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制定并实施有关海洋调查的国家标准,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以中国科学院为牵头单位主持制定的有关海洋调查技术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联播快讯:我国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_海洋研究所
日前,我国科考船“科学”号通过“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的拉曼光谱探针,在我国南海约1100米深的海底首次探测到两个站点存在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原位拉曼光谱数据证实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卡罗琳海山系统多学科综合调查取得重要进展_海洋研究所
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于8月7日从深圳起航,9月5日返回三亚,圆满完成热带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系统的多学科综合调查,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项目科研团队针对位于东经139-141o、北纬10-11o之间的卡罗琳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_海洋研究所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这一成果北京时间22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 通过“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针,科考团队在我国南海约110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可燃冰”_海洋研究所
新华社青岛9月22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日前,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改性粘土技术成功应用于厦门金砖会议海洋环境保障_海洋研究所
日前,我国在厦门成功举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也圆满完成了会议期间的近海赤潮防控任务,为金砖会议期间的海洋环境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保障我国近海重大活动顺利进行的又一成功应用范例。 为了保障金砖会议期间厦门近海环境安全,相关部门早在201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