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组针对我国大黄鱼养殖对肉质风味和营养价值提升的迫切需求,利用海洋生物提取物和天然植物活性物质制备成品质改良型生物饲料,在常规小网箱中经过2至3个月的养殖后,与使用冰鲜饵料和膨化饲料相比,大黄鱼肌肉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呈味氨基酸含量提高;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17.7mg/kg)比对照组含量(5.0mg/kg)提高了2.54倍;鲜味物质肌苷酸+鸟苷酸含量有所提高。
经过专家组及在场人员外观测量打分和品尝评价打分,实验组的体型、色泽、肥满度等分值高于对照组近一倍,而鲜味、气味、嫩度等分值高于对照组50%以上。通过上述技术的示范推广,可使养殖大黄鱼具有天然野生的肉质、体色、风味,以及更高的营养价值,从而显著提高养殖附加值,促进大黄鱼养殖业的供给侧改革,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