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蹄驰骋辞旧岁,羊毫挥墨书新章。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14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5年。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政领导班子,向全所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和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研究所创新发展的各级领导、国内外各界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2014年是我所创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奋斗目标,全面重点落实“一三五”规划,在全所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提升,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目标和任务。
深远海调查和研究能力取得重要突破。作为我国最先进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的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综合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为深化我国深海战略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能力支撑。4月至6月,“科学”号首航奔赴西太平洋执行中科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973项目热液调查任务,实现了我国在该海域首次自主观测到活动的海底“黑烟囱”,对深海极端环境生态和生命过程进行了探索,获取了一大批珍贵数据和样品。 8月至10月,“科学”号在热带西太平洋西边界流关键海域成功布放18套大型深海潜标和160个卫星定位表层漂流浮标,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该海域开展大型潜标集中布放,标志着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初步构建完成。12月3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再次出征,赴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海域执行先导科技专项任务,将填补我国在该区域深海海洋科学的研究空白。
12月24日,“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入选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盛典》“科技创新团队”。《科技盛典》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等八家单位联合主办,是当今中国最顶级科学家的科技盛宴,被誉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奥斯卡”。作为中科院唯一入选团队,我们为“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骄傲、自豪!
我所西海岸新区园区海洋科学考察船专用码头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建成后的新园区将成为“科学”号等科学考察船的岸基支撑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基地和多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的开放型研究中心,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年底,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11位专家对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进展进行了国际专家诊断评估。专家组听取了研究所发展状态报告,三个突破和五个培育方向报告,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座谈。专家组认为研究所战略定位准确,三个突破和五个培育方向进展良好,部分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领导班子具有远见卓识,研究所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正在使我所成为海洋科学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所。
在过去的一年内,海洋所科研竞争力显著增强,成果产出稳步提升。新增科研项目105项,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8项,发表论文642篇(其中SCI论文467篇),授权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Nature》杂志先后对我所牵头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和水母973项目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报道;光滑洋壳俯冲更易于引发灾难性大地震的新观点在《Science》杂志发表。此外,培育成功3个水产品新品种,海洋环流与全球变化、浪花飞溅区防腐技术等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所国内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成功组织召开第三届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大会、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STS)进展良好。
研究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条件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3H人才公寓项目进展顺利,职工待遇保持持续增长。党建创新文化生态体系建设、科学传播和离退休等工作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圆满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新年的钟声催人奋进,“四个率先”奋斗目标激励我们奋勇前行。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中, 围绕三位一体战略使命和“一三五”发展目标,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在这里衷心祝愿各位新年愉快,身体健康,工作进步,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