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0-08-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海洋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全所现有职工60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6人。
    海洋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8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还设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一、海洋所2007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90人(含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部分研究方向中,为中科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代招名额)。
    二、各专业基础课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题
    三、各专业均招收硕博连读生
  四、各专业均接受符合条件的推荐免试生。欲申请免试来海洋所攻读硕士学位者需填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免试入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在海洋研究所网站上下载),并提交大学成绩单复印件、各种等级考试证书及成绩复印件
    五、研究生复试采取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五、欢迎到研究所主页查询:http://www.qdio.ac.cn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50多年来,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面向国际海洋科学前沿,从开展我国沿海重要经济海产生物种类及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着手,特别是在组织实施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近海的水文物理、海洋化学、地质地貌、海洋生物分类区系、生态与资源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与标本,发现了一些新的海洋现象,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研究分析方法,在我国海洋水产养殖发展的三次浪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海洋生物分类区系、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水产养殖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学,浅海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海洋地质动力过程与古环境、海洋地球化学、海底岩石圈构造,化学海洋学、海藻化学和海洋资源化学,赤潮与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工程环境、海洋腐蚀及防护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的科学成果,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海洋军事、航运、渔业、工程等部门提供了科学资料。在为国民经济服务方面,开展了海洋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和人工养殖原理研究,先后建立了海带、紫菜、中国对虾、贻贝、海湾扇贝等人工养殖原理和方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直接推动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取得了7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二等奖以上和中国科学院、省、部(委)一等奖以上的成果115项。
     为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所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设置了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过程与古环境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环境工程技术2个应用研究发展中心;并建有中国科学院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研究青年实验室、胶州湾生态系统研究站和海洋生物标本馆;与中外联合共建有中美联合海洋生态动力学开放实验室、海洋环流与气候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海洋环境探测与模拟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条件,还设有文献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及一支包括“科学一号”、“金星二号”在内的海洋科学考察船队。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有《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集刊》、《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获国家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科技部“中国百种杰出期刊”,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获国家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研究所图书馆馆藏图书15.6万册,中外期刊1000余种,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个机构交换原版书刊300多种。
     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建在海洋研究所。馆藏海洋生物标本67万余号,其中模式标本1100种共2300号。
     2001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给海洋研究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4年来,研究所按照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战略部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海洋科学前沿领域,明确在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确定和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目标得到了凝聚与提升,培育了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调整了结构和科技布局,强化了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优化了科技创新队伍,创新观念与文化明显更新,体制与机制改革取得了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各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可喜的创新成果。为把海洋研究所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30个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之一,建设成为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和多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的开放型研究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洋研究所的创新目标已经和正在实现。

重点研究领域是:
     开展实验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主要开展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生物技术研究,初步建立我国海水养殖重要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遗传的人工调控理论及技术体系,揭示主要养殖病害的发生机理和规律,提出防治的途径和开发若干关键技术;建立海水养殖核心种质基因库,大力推进海水养殖的良种化;重点建立几个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筛选体系,为我国海洋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构建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开展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主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阐明我国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变动规律,揭示海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异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揭示黄东海生态系统对重要物理海洋现象的响应机理和关键种的种群动力学,揭示黄东海生物资源的种群补充机制,探讨有害赤潮发生和消亡的机制,提出预测和防治有害赤潮爆发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系统研究我国近海典型受损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初步提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和关键技术。
     开展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研究 ,主要开展西太平洋环流系统和暖池变异动力学、近海环流通量研究,建立比较完善的西太平洋环流和暖池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理论,为提高ENSO和东亚季风预测能力提供海洋学理论基础;揭示中国海重点海区域热力动力要素的大、中尺度结构及其变化特征,优化与改进近海动力学过程预测模式与理论,探索高精度全球大洋潮汐模式,为国防安全提供特定海域的环境信息。
     开展大陆边缘动力学与古环境研究,主要开展大陆边缘构造与海底资源、西太平洋边缘海沉积过程与古海洋演变研究,揭示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形成与演化规律;阐明东海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等海底新资源存在与否的地质条件,查明黄东海前生代盆地油气前景;阐明东海大陆架陆源物质通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对边缘海环境的影响,建立古黑潮变异与东亚古季风演变的耦合关系。
     开展海洋生物发展技术发展研究,主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
     开展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主要开展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和保护、工程环境调查与评价、海洋金属腐蚀与防护的研究与应用、环境友好化学产品开发。
     建立以野外台站、海洋生物标本馆为依托的资料积累和基础性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胶州湾生态站和我院台站网络的优势,以及我院海洋生物标本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位,进行长期基础性工作,为海洋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积累。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