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苏革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1-28



苏革,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gesu@ouc.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1) 微/纳米结构/功能 (导体、半导体、介电;磁学、光学等) 材料研究
2) 节能、光催化、光电转换材料研究
3) 抗/益微生物附着材料研究
4) 导电、自洁和抑菌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
5)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研究
6) 腐蚀与防护低维材料研究

1、学历
1986-1990 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得学士学位
1990-199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2000-2004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天文与物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2、科研工作经历(1993-2011年)
? 1993-1996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表面与界面研究室
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薄膜八五重大基金”项目和航天总公司S-06工程八五项目;负责设计并研制出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工业型磁控溅射镀膜设备,1994年正式投产,实现了大批量镀膜,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参与了大面积金刚石薄膜制备设备的研制工作,推进了金刚石膜的实用化,在国家验收中被评为特优;在金刚石薄膜的研制过程中,提出了双层热丝新工艺,使反应粒子分解比率增大、活化机会提高、活化粒子粒度更小,提高了沉积速率和薄膜的质量。
? 1996-2000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进碳材料青年研究小组[现为沈阳材料科学(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
主要从事单壁/多壁纳米碳管、微/纳米碳纤维、碳化硅晶须和含碳复合材料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学院创新基金1项、863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1项,取得国内外瞩目的研究成果。
? 19982-3 应邀赴日本长崎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 2000-200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
参加了英国Agilent公司和EPSRC的资助项目;英国物理学会(IoP)会员;纳米物理研究室光学实验室主管。
? 20055-今,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师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金属掺杂氧化镍电致变色功能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性能(ZR2010EM027)”;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项目1项“电化学刻蚀法制备垂直状的InP纳米多孔阵列结构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主持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应用基础研究1项“金属掺杂氧化镍电致变色功能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性能(11-2-4-1-(2)-jch)”。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无机壳层修饰对发光中心离子掺杂的II-VI族半导体纳米发光材料表面态作用的影响(No. **)”“两步合成法制备Zn系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No.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2项“无机壳层的组成对离子掺杂的硫化物纳米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2006BS04034)”“白光LED用新型硼磷酸盐的硼酸熔盐法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BS2010CL049)”。
截至2011年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及著作80余篇,其中SCI收录49篇,EI收录42篇。

3、代表性论著(*通讯作者)
1) G. Su, Q. Guo, and R. E. Palmer, Fabrication of ordered arrays of InP microstructures by wet chemical etching with Au masks,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 (2002) 627-630
2) G. Su, Q. Guo, and R. E. Palmer, Colloidal lines and strings, Langmuir 19 (2003) 9669-9671
3) G. Su, Q. Guo, and R. E. Palmer, Patterned arrays of porous InP from photolithography and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94 (2003) 7598-7603
4) SU Ge,CAO Lixin and LIU Tianzhong, Self-assembly structure formation on patterned InP surfac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52 (2009) 2732-2736
5) SU Ge, LIU Tianzhong, LIU Wei & CAO Lixin. Annealing effect on InP vertical porous array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53 (2010) 1562-1566
6) Lili Zhao,Ge Su*, Wei Liu, LixinCao, JingWang, Zheng Dong, Meiqin Song.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u-doped NiO films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7 (2011) 3974-3979
7) SU Ge, SONG Meiqin, SUN Wuzhu, CAO Lixin, LIU Wei, MA Dewen, CHEN Na, ZHAO Lili, WANG Jing, and LIU Xiaoyun. Electrodeposition in organic system and properties of NiO electrochromic film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 in press)
8) H. M. Cheng, F. Li,G. Su, H. Y. Pan, L. L. He, X. Sun and M. S. Dresselhaus. Large-scale and Low-cost synthesi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the catalytic pyrolysis of hydrocarbons, Appl. Phys. Lett. 72 (1998) 3282-3284
9) 赵莉丽, 苏革*, 曹立新, 柳伟, 王景, 董征, 宋美芹.铜掺杂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光学学报31(4) (2011) **-1-6
10) 王景, 苏革*, 曹立新, 柳伟, 董征, 赵莉丽, 宋美芹. 钴掺杂对氧化镍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材料研究学报 25(2)(2011)179-182
11) 苏革, 杜金红, 范月英, 沈祖洪, 康宁, 成会明, 用不同催化剂制备纳米炭纤维的生长机理, 材料研究学报, 第15卷, 第6期, 2001年, 623-628页 。
12) Liu Tianzhong, Su Ge, Li Jing, Qi Xiangming and Zhan Xiaobei.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in erlenmeyer shaken flask. 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 (2009,book, chapter 7), INTHE, ISBN978-953-7619-59-6, pp157-172
4、以第一位获得授权的专利
1) 电致变色镁镍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ZL3.2,授权时间:2010年7月8日
2) 一种有机纤维的化学镀银方法,国家发明,ZL**.2,授权时间:2004年
5、成果及奖励
1) 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生全额奖学金(2000.11-2004.12)
2) 英国杰出海外学生奖学金(2000.11-2003.9)
3) 1999年,作为主要成员,被科技部评选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第二项)“储氢纳米炭管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4) 1999年,作为主要成员,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第二项)“储氢纳米炭管研究”
5) 2000年1月7日,作为主要成员,被中国科技日报评选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二)“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获重大进展”
6) 2009年,成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纳米材料概论》的第一主讲教师


相关话题/中国海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