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黄明华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3
女, 副教授,博士,洪堡学者,青年英才工程第二层次。
联系方式:huangminghua@ouc.edu.cn
工作经历:
2013-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青年英才工程第二层次),
2011-2013: 德国-鲁尔波鸿大学,Senior Scientist
2008-2010: 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Scientist
2007-2008: 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洪堡学者
学习经历:
2001-20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
1997-2001: 河南大学,理学学士
研究方向:
1.自组装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
2.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设计与开发
3.电化学传感器与环境分析
获奖情况:
2007年:德国洪堡奖学金
2006年:中国优秀博士生代表之一参加第56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得主大会
2006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
2006年:中国科学院三好学生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04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主要主持项目(在研):
1. 2015-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2014-2016: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14-2-4-100-jch)
3. 2014-2016: 中央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两项: **和 **)
4. 2015-2016: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KLEAC201509)
主要参与项目:
1.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项目:嵌段共聚物诱导的自组装纳米结构材料及其电子导电性研究。
2.德国科学基金会(DFG)重点资助项目NANOMAT: Nanoscaled Inorganic Materials by Molecular Design: New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3.“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科学仪器的研制与开发》电化学分析仪器项目中自组装膜溶氧(DO)传感器及其快速在线监测仪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4.863项目“水质自动检测体系关键技术及集成设备研制”中“DO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研制与开发”。
代表性论文:
1.M.H. Huang, U. Schilde, M. Kumke, M. Antonietti, H. C?lfen. Polymer-Induced Self-Assembly of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into Ultralong Microbelts with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J. Am. Chem. Soc., 2010, 132, 3700-3707.(IF = 10.677)
2.M. H. Huang, A. Maljusch, J. B. Henry, W. Schuhmann, A. S. Bondarenko. Probing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during intercalation of Cu into Te. Electrochem. Commun.2012, 20, 92-96. (IF = 4.425)
3.M. H. Huang, J. B. Henry, B. B. Berkes, A. Maljusch, W. Schuhmann, A. S. Bondarenko. Towards a detailed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non-stationary electrocatalytic systems. Analyst, 2012, 137, 631-640. (IF = 3.969)
4.M. H. Huang, J. B. Henry, P. Fortgang, J. Henig , N. Plumeré, A. S. Bandarenka. In depth analysis of complex interfacial processes: in situ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deposition of atomic layers of Cu, Pb and Te on Pd electrodes. RSC Advances, 2012, 2, 10994-11006. (IF = 2.562)
5.M. H. Huang, A. Maljusch, F. Calle-Vallejo,J. B. Henry, M. T. M. Koper, A. S. Bondarenko, Electrochemical formation and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Cu2xTe thin films with adjustable content of Cu, RSC Advances, 2013, 3,21648-21654. (IF = 2.562)
6.M. H. Huang, H.Q. Jiang, J. F. Zhai, B. F. Liu, S. J. Dong. A simple route to incorporate redox mediator into carbon nanotubes/Nafion composite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NADH at low potential. Talanta, 2007, 74, 132-139.(IF = 3.498)
7.M. H. Huang, H. Q. Jiang, X. H. Qu, Z. Xu, Y. L. Wang, S. J. Dong. Small Molecules as Cross-linkers: Fabr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Thionine Self-Assembled Multilayers on Amino Functionalized Surfaces. Chem. Commun., 2005, 5560-5562. (IF = 6.378)
8.M. H. Huang, Y. D. Jin, H. Q. Jiang, X. P. Sun, H. J. Chen, B. F. Liu, E. K. Wang, S. J. Dong. Designed Nanostructured Pt Film fo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 by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Combined Chemical Replacement Techniques. J. Phys. Chem. B., 2005, 109, 15264-15271. (IF = 3.607)
9.M. H. Huang, Y. Shao, X. P. Sun, H. J. Chen, B. F. Liu, S. J. Dong. Alternate Assemblies of Platinum Nanopartilces and Metalloporphyrins as Tunable Electrocatalysts for Dioxygen Reduction. Langmuir, 2005, 21, 323-329. (IF = 4.187)
10.M. H. Huang, L. H. Bi, Y. Shen, B. F. Liu, S. J. Dong. Nanocomposite Multilayer Film of Preyssler-Type Polyoxometalates with Fine Tunabl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 J. Phys. Chem. B., 2004, 108, 9780-9786. (IF = 3.607)
书籍章节:
1.M. H. Huang, J. B. Henry, B. B. Berkes, A. Maljusch, W. Schuhmann, A. S. Bondarenko.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impedance and gravimetric data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lectrode | electrolyte interfaces, in: Lecture Notes on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3/Ed. Kanoun, O.-CRC Press, Tailor and Francis Group, London, 2012, pp. 35-41.
专利:
1.董绍俊,黄明华,一种纳米结构铂超薄膜碳电极的制备方法,ZL **9.4(2005)
招生信息
主要从事能源电化学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真诚欢迎具有化学/材料/化工背景的同学报考我们的研究生!
相关话题/材料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董博华
基本信息:男,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生。联系方式:dongbohua@ouc.edu.cn研究与学习工作简历:2014/11-至今,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2/07-2014/10,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博士后 ,合作导师 王强斌研究员2007/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洪芬
?基本信息: 女,工程师,博士,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wanghongfen11@163.com?教育与工作经历:2016/09-2010/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与工程专业,理学博士2000/09-2003/06,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硕士2013/07-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材料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于美燕
性别:女学位:博士职称:副教授联系方式:yumeiyan@ouc.edu.cn教育与工作经历:◆ 1998-2001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硕士◆ 2001-2004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博士◆ 2004.7 至今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光催化材料◆海洋防污材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时婧
个人信息:女,1987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系方式:shijing@ouc.edu.cn;**教育与工作经历2013 - 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讲师2007 - 2013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表面工程研究部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史志成
史志成个人信息男,1986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zcshi@ouc.edu.cn; shizhicheng007@163.com教育与工作经历2016.01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教授2013.07-2016.01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师资博士后2008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爱萍
个人信息:女,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chunxiaz@126.com教育与工作经历:·2010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与工程专业,理学博士2005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理学硕士·2005年7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1) 微/纳米结构/功能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盈
女博士硕导副教授联系方式 liuyingwda@ouc.edu.cn **教育与工作背景2013.12-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教授2013.7-2013.12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讲师2011.7-2013.7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博士后2006.9-2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海燕
陈海燕,博士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研究方向: 环境友好型海洋防护材料在研课题:碳纳米管/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研究该课题以环氧树脂乳液为基础,通过掺杂碳纳米管制备高性能的水性纳米复合涂料,既保证了涂料的环境友好性,又可大幅度提高涂料的性能,其应用前景十分诱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氧树脂的水性化技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志斌
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Email:zhuzhibin@126.com;办公地点:207房间主要研究方向:1. 无机材料纳米粉体制备研究;2. 结构与功能材料研究;3. 氧化物陶瓷(氧化铝、氧化锆等)、低膨胀陶瓷(钛酸铝)研究;学习与工作经历:1982.9–1986.7,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工程系,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苏革
苏革,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gesu@ouc.edu.cn 主要研究方向:1) 微/纳米结构/功能 (导体、半导体、介电;磁学、光学等) 材料研究2) 节能、光催化、光电转换材料研究3) 抗/益微生物附着材料研究4) 导电、自洁和抑菌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5)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研究6) ...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