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士法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3

英语系陈士法

一、个人简介
陈士法,男,1967年8月出生,山东曲阜人,博士,教授。

二、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9.07 曲阜师范大学外文系英语教育专业(学士)
1996.09-1998.06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2008.06-2011.03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
1995.12-2003.08 曲阜师范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2012.02-2012.08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心理系(留学)
2003.08-2013.09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13.09-至今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三、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文体学

四、主讲课程
英语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英语文体学、语言研究统计学等

五、科研成果
发表的主要论文:
陈士法、侯林平,《连接的词汇:词汇联想与二语词汇习得》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313-317。
李燕妮、陈士法,《翻译中的评价——译者决策关键之处》评价,现代外语,2013(3):326-328。
陈士法、彭建武、杨洪娟、侯林平、房红芳,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表征的熟悉度效应研究,中国英语教育,2011(2):1-16。
陈士法、彭建武、杨洪娟、侯林平、房红芳,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的词长效应研究,外语教学,2011(5):48-51。
魏晶、黄浩、李艳、陈士法,双语心理词典的语义表征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11(2):37-41。
房红芳、陈士法,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衔接手段习得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73-78。
孔昭莉、陈士法,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的文体特征分析,文教资料,2011(10):40-41。
陈士法、彭建武、侯林平、杨洪娟、房红芳、刘德美,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的词性效应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95-100。
刘晓欣、陈士法,从自由联想词汇看当代研究生现状,海外英语,2010(12):273-274。
陈士法,英语复合词在英汉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211-216。
陈士法、彭建武,Markus表征理论对英汉心里词典表征模式的解释力,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74-79。
陈士法、东野圣时,《高级英语》教学的文体学模式,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56-61。
陈士法,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理论新探,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58-62。
东野圣时、陈士法,高级英语教学的文体学途径——对《沙漠之舟》的文体学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97-104。
陈士法、苗兴伟、方洁,英汉双语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的存储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51-55。
东野圣时、陈士法,高级英语教学的文体学途径,《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97-104。
马兴国、陈士法,仿拟修辞格分类研究,文献资料,2007(2):97-98。
陈士法,从二语词汇习得看双语心理字典中的语义表征,外国语言文学,2006(1):6-11。
陈士法,一项关于英语习语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中国英语教育,2005(1)。
陈士法,英语词汇教学“一条龙”探析,英语研究,2005(4):63-67。
陈士法,英语习语记忆模式初探,外语教学,2001(1):51-55。
陈士法,有争议的词汇教学策略探析,国外外语教学,2001(4):25-30。
陈士法,标点符号变异使用浅议,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2):47-49。
陈士法,词汇选择标准浅析,国外外语教学,1999(2):11-15。
陈士法,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和双语心理字典,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2-6。
孔凡富、陈士法,词义猜测理论与实践探讨,外语教学,1998(2):61-65。
出版的主要著作:
《第五届中国及东亚地区学习者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彭建武、陈士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1。
《英语语言学使用教程》,彭建武、陈士法,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04。
《外文教育》,彭建武、陈士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历年真题研究》,陈士法、高艳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02。
《最新大学英语4级考试测试试题集》,陈士法(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2。
《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陈士法(编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09。

六、科研课题
(1)参与者,2003-2006,国家社会科学项目《英汉篇章语用学研究》(7人第6)(BYY003)(完成)。
(2)主持人,2007-2009,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单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07YF21)(完成)。
(3)主持人,2008-2010,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的文体学模式》(qx**)(完成)。
(4)主持人,2011-2013,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双语心理词典模式研究(留金发[2011]3008号)(完成)。
(5)主持人,2011-2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ERP技术的英汉心理词典中双语词汇名动分离机制研究》(11YJA740006)(进行中)。
(6)参与者,2011-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加工及其障碍的多学科综合研究》(25人第4)(11AZD119)(进行中)。

七、获奖情况
2013,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的词长效应研究,第二十六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五人第一),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2012,中国文化的迂回性,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五人第三),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
2011,青岛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研究,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五人第三),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
2011,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的词性效应研究,第二十五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五人第一),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2010,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复合词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独立),山东省教育厅。
2009,英汉双语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的存储单位,山东省第23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人第一),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2009,山东高校英语本科毕业生流向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五人第五),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
2008,创造和谐语言环境 突现城市文化内涵,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八人第二),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
2007,从二语词汇习得看双语心理字典中的语义表征,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独立),山东省教育厅。

八、其他
(1)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2)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3)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
(4)中国文体学研究会理事
本人发表的论文多次被引用。根据CNKI检索(截止到2013年2月22号):
(1)《有争议的词汇教学策略探析》被引用44次
(2)《从二语词汇习得看双语心理字典中的语义表征》被引用22次
(3)《英语习语记忆模式初探》被引用20次
(4)《词义猜测理论与实践探讨》被引用19次
(5)《词汇选择标准浅析》被引用17次
(6)《英汉双语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的存储单位》被引用16次
(7)《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理论新探》被引用10次
(8)《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和双语心理字典》被引用9次
(9)《英语复合词在英汉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被引用6次等

相关话题/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