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海洋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简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7-12-05

浙江海洋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李秋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第八工作组成员。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环境监测与调控、渔业水域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及有益菌研究与开发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了“虾池养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原理及方法”、“刺参池塘养殖环境细菌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其调控”、“工厂化大菱鲆养殖的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及中试示范”、“典型海湾生境和重要生物资源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行业科研专项等10余项课题。分离筛选了多株具有降解有机物、消除氨氮和亚硝酸氮等功能的有益菌株,并开发了复合有益菌制剂,用于不同养殖环境的修复;研究了养殖环境中多种细菌的数量分布规律;利用PCR-DGGE、生物信息学等分子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对虾、刺参、网箱等多种海水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9篇,第一作者18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1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科院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奖励。


柳淑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科”科研团队成员、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
主要从事海洋渔业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农业行业专项、海洋行业专项、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近海衰退鱼类资源种群重建效果评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获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奖(等同于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和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专利2项,软件登记1项,发表论文35篇,其中17篇被SCI收录,参编出版著作1部。
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1名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马爱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从事海水鱼类生物学、繁育养殖与遗传育种等研究。任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专家委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农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国家863计划专题、国家支撑计划专题、国家鲆鲽类产业体系岗位等近20项课题研究。在海水鱼类繁育养殖技术、种质改良、基础生物学、技术推广等研究中成绩突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研究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15篇,1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2,9名)等多项科技奖励。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


孟宪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室副主任,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
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创新团队及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近5年内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8项,分别为国家863课题、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及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获得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位1),2009年度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位4),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 收录16篇,获3项授权发明专利获3项软件著作权。


沙珍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分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理事,青岛市微藻产业学会理事、青岛市编辑学会常务理事。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动物免疫功能基因开发与利用学科带头人。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岛市市南区第五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第6届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
主要从事鱼类功能基因组、分子免疫学和细胞培养等研究。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次、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次、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二十余项课题研究,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863课题5项及地方课题共计1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2篇(SCI:4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0篇(SCI:14篇),作为参加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



王秀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理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大连海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
从事海水养殖动物疾病控制与免疫防治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鱼类疫苗免疫防治技术、疫苗佐剂研究、工厂化生物絮团对虾高密度养殖。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公益性对虾行业专项、科技支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60余篇。



叶乃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藻类学科课题组长,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在海洋藻类生物与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致力于环境变化条件下藻类生物与资源学研究,从海洋藻类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入手,在收集保存海洋藻类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解析了典型物种的基因组,以光合途径及光保护机制为核心,深入研究了典型海洋藻类对环境变化的生物学应答与调节机制。五年内发表SCI论文69篇(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59篇,20篇IF>4、31篇IF>3,∑IF>180;第一作者、联系作者JCR一、二区文章共计22篇;论文被正面引用774次,h-index=16,ih-index=22)。主编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17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已毕业6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子课题。获国家海洋科技奖二等奖一项(1)、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1,6)、二等奖一项(1)。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