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讲台深处的爱】彭滟:让“光”的力量造福社会_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5-04

每天,上理工光电大楼305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这里是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彭滟教授的办公室,它和一墙之隔的实验室一起,见证着彭滟教授为科研和教学倾注的时间与心血。太赫兹被称为是电磁波谱最后的处女地,作为开垦者,彭滟教授带领学生日复一日钻研,“想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让这道神奇的光对国家、社会、老百姓有用。”






彭滟为学生授课





激发兴趣 帮助学生找准科研方向

  不同于很多实验室是研究生的“专属”场地,彭滟教授的实验室里总会出现本科生的身影。她在本科学生的《激光原理》课堂上,不止一次鼓励同学们来实验室参观:“我们所有的组会、实验、课题,都欢迎本科生参加,我会给一个月的适应期,这一个月里面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正读研一的徐博伟就是大二来的实验室,“在本科上课时,彭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课风格让我对光学产生了兴趣,在参观完实验室之后,就决定留下来。”徐博伟说,他选择了超快光学方向,几年的科研训练下来,能够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其实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接触科研的机会,而且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在里头,都是兴趣引导着我们在去做。”

  在这样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教学培养下,彭滟指导的本科生里,有的发表了2区SCI论文,有的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还有多组本科生获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学生喜欢和他们的彭老师一起学习讨论,获取新的知识,而彭滟教授也坦言喜欢学生的热情活力和新奇灵感。

科研路上 这个老师有点“严”

  “你对科研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哪个方向?吃不吃得了苦?”想当彭滟老师的研究生,这几个问题是每年的“必答题”。彭滟还会给来面试的同学打预防针:在实验室里是有科研压力的,别人寒暑假放三个月,你可能只有4到6周,“做科研必须要吃得了苦,认真做事是最基本的要求,我每周会严格要求他们按照我布置的任务完成一定的实验进展。”

  在彭滟教授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这种“严”并不落在言语上,而是化为对科研的细致要求。“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在听学生做工作汇报时,彭滟教授总会抛出这样的问题。实验室研究生罗洁说,彭老师会要求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数据支持,刚开始来实验室时,自己经常会被“问住”,“但时间一久就可以感受到这种严格的好处,养成了自己良好的科研习惯,慢慢给到一个课题就有了感觉。”

  具体到实验过程中,“严”则体现为对实验细节的严格把控。例如,彭滟教授会要求同学们在正式开始测试实验数据之前,仔细检查每个环节、落实每个参数,包括实验室的背景噪声,而这往往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彭滟说,不同的实验室,原先使用的去噪声参数也要重新测定,以求降低对实验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完美性:“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是阶段性的,但培养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细致的科研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让学生一辈子受益的。”

传承光的精神 让科研“对社会有用”

  庄松林院士有句名言:“研究光,就是要照亮他人!”在上理工太赫兹超级团队里,彭滟教授是庄院士的得力助手,庄院士对科研的追求和为人也一直影响着她。在超级团队里,彭滟教授迅速成长,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计6项国家级项目,不变的是,团队“光的精神”的传承。

  彭滟教授是“全光纤便携式太赫兹违禁品检测仪”项目的主负责人,项目成员、光电学院讲师赵佳宇说,彭滟教授在认真把关项目进度的同时,也“包揽”了器件订制、合同审定这些非科研的繁琐事情,“为了让我们能够专注地做科研,不被其他事情干扰,彭老师承担了许多许多,为我们成长发展铺设台阶。”

  在彭滟教授的时间表里,没有上下班时间、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她把周末时间拿出来批改学生们的文献阅读报告,研究生徐博伟甚至在大年初一上午收到过彭滟教授对他专利的指导意见。

  除了带好团队、对团队成员负责,“照亮别人”在彭滟教授的理解里,还要让科研“对社会、对国家、对老百姓有用。”太赫兹光波特性研究、太赫兹便携式光谱仪、太赫兹光谱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科研里神秘的“光”正和老百姓生活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彭滟教授说,“高校科研人员不能只发论文,我们要把研究结果转换为真实有效的器件、能够稳定运行的系统,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东西。”










文:李卉云

原文刊载于2017年12月25日第312期《上海理工大学报》科教版

原文链接:http://usstnewspaper.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2353724




相关话题/科研 实验室 实验 社会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