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鸣
研究机构: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职务/职称:副教授
简介:朱亦鸣(1979-):男,博士,副教授。1998-2002年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攻读学士学位。2003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先端研究所工作;2004-200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东京大学电子工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获得电子工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利用时域太赫兹波谱系统,观测到了传统方法无法观测的亚皮秒时间范围内高电场下砷化镓内载流子的非平衡动态运动过程,并发现在极高的电场下,砷化镓会发生能带耦合,从而造成Gamma谷中电子的有效质量会显著的增加这一重要现象【Appl.Phys.Lett.93,042116(2008)】,受到广泛关注。此外,还通过时域太赫兹波谱系统,首次在实验上找到了由于电子谷间散射而引起的太赫兹增益的极限频率并给出了制约此极限增益的物理机理,解决了40多年来一直只能依赖蒙特卡罗模拟而无法实验观测太赫兹波段下的增益(负微分电导)问题【Appl.Phys.Lett.93,232102(2008)】。
2007-2008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进行了短暂的工作。2008年底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加入了庄松林院士领导的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进行超快光学、超快电子学、太赫兹技术应用三者交叉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最近,朱亦鸣副教授荣获2008年荣获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获得上海市2008年上海市曙光计划资助项目。2009年荣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获得上海市200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目前已发表国际SCI/EI论文二十余篇,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及地方纵向课题项目十余项。
教育背景:
1998.09-2002.08: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理学学士
1999.09-2002.08: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学士
2002.09-2004.04: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光学工程工学硕士
2004.10-2008.03:日本东京大学电子工学系电子工学博士(Ph.D.)
工作经历:
2003.10-2004.09: 日本东京大学先端研究中心AssistantResearcher
2007.10-now:日本东京大学电子工学系21世纪COE特别Researcher
2008.07-now: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8.10-now: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特聘副教授
主要荣誉:
2004年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
2008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
2009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
研究方向:1.应用全新的超快光学方法-时域太赫兹波谱法,进行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内超快电子的检测;同时设计开发新型的半导体超快电子器件。
2.利用太赫兹波对物质进行研究;如通过太赫兹波和生物分子的作用,来鉴别区分不同类型的中草药,毒品等;通过太赫兹波和液晶材料、半导体材料的相互作用,来研究材料本身的一些物理特性。
3.超高频电磁通信和传输及其器件的开发。
4.微纳结构硅基光伏材料(黑硅)的制备、检测;基于黑硅的光伏电池的优化组装;
5.微纳结构金属材料的制备、检测;基于此类微纳结构金属材料的应用,如:可控隐形、负折射左手材料等。
实验室介绍:
实验室目前已有1000级超净室180平方米,美国相干公司飞秒激光器一台,时域太赫兹波谱测试系统一套,AFM原子力显微镜一台,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一台,半导体参量测试仪一台,积分球光谱测试系统一套,磁共溅射/离子束溅射镀膜机一台等大型设备,科研条件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实验室部分文章列表:
[1]Y.M.Zhu,X.X.Jia,L.Chen,D.W.Zhang,Y.S.Huang,B.Y.He,S.L.Zhuang,KazHirakawa,ACTAPHYSICASINICA58,2692(2009).
[2]Y.M.Zhu,T.Unuma,K.Shibata,K.Hirakawa,Y.Ino,andM.Kuwata-Gonokami,VirtualJournalofUltrafastScience8,1(2009).
[3]Y.M.Zhu,ShulingWang,LinChen,BoyongHe,andSonglinZhuang,8thPacificRimConferenceonLaserandElectro-OpticsMG1-3,p.19,August,2009(2009).
[4]Y.M.Zhu,T.Unuma,K.Shibata,K.Hirakawa,Y.Ino,andM.Kuwata-Gonokami,Appl.Phys.Lett.93,232102(2008).
[5]Y.M.Zhu,T.Unuma,K.Shibata,andK.Hirakawa,Appl.Phys.Lett.93,042116(2008).
[6]Y.M.Zhu,D.W.Zhang,Y.C.Yang,S.L.Zhuang,andK.Hirakawa,Proc.ofSPIE7277,72770H-1(2008).
[7]Y.M.Zhu,T.Unuma,K.Shibata,andK.Hirakawa,Phys.Stat.Soli.(c)5,240(2008).
[8]Y.M.Zhu,T.Unuma,K.Shibata,andK.Hirakawa,7thPacificRimConferenceonLaserandElectro-OpticsFH1-3,p.105,August,2007(2007).
[9]Y.M.Zhu,T.Unuma,K.Shibata,andK.Hirakawa,1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onequilibriumCarrierDynamicsinSemiconductorsMoP-11,p.27,July,2007(2007).
[10]Y.M.Zhu,N.Sekine,T.Unuma,andK.Hirakawa,31thInt.Conf.onInfraredandMillimeterWavesand14thInt.Conf.onTerahertzElectronicsWedP-2,p.413,September,2006(2006).
[11]Y.M.Zhu,N.Sekine,andK.Hirakawa,2006MaterialsResearchSocietySpringMeetingK4.4,p.232,April,2006(2006). 欢迎各位老师前来交流和指导,并给出宝贵的意见;也欢迎对研究室所做课题有兴趣的同学,来我们实验室参观或攻读研究生。
联系方式:
CellPhone:18916018187
Email:ymzhu@usst.edu.cn
办公室地址:光学仪器研究所42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