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打造多维心脑血管疾病科普体系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3亿,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为何让人谈‘虎’色变?因为它有‘四高一多’——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且并发症多。” 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范理宏教授说。“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说是人类死因之首,但99.8%的人对这类疾病预防、救治和康复等知识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比如,脑梗溶栓黄金时间是4.5小时,而75%的患者送到医院已过了黄金时间,幸存者面临的是不同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一些患者因为身边人不了解症状、不懂心肺复苏、不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原因错失最佳抢救时间而猝死。”
10B81
范理宏教授
“治病重要,治未病更重要。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比治疗重要百倍。” 建科普基地、研发科普精品课程库、创建科普场景体验馆、培养社区科普骨干……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范理宏带领团队持续十年深耕,用民众易接收的多元多维科普传播方法,构建了全方位的心脑血管疾病科普体系。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市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她领衔的“基于心脑血管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大众健康素养系列科普方法与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项目荣获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
据悉,“科学技术普及奖”作为一个新奖种单独设立,在全国省级科技奖励中尚属首次,旨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技精神。“把专业医学知识通过科普传播出去,让老百姓防患于未然、少走弯路,作为医生,我们责无旁贷。”范理宏这样告诉记者。
2016年,范理宏带领团队建立了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科普基地。基地占地1580平方米,主展厅分设疾病机理馆、高血压/冠心病馆、急救馆、脑卒中馆、心血管中医馆、体验馆等六大沉浸式科普主题馆。场馆里,展板、模型、微电影、视频演示、心肺复苏(CPR)模拟体验等科普形式多样,心肺复苏模拟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心脏模型、疾病食物模型、人体分析仪、脑卒中低频理疗仪、吞咽神经刺激仪等演示模型和康复器材一应俱全。
212E2
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科普基地一角
“基地现在有专职讲解员2人,兼职讲解员5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30余人。另外,还培养了一支40人的科普志愿者团队,都是咱们本校医学院的学生。”范理宏告诉记者,“除了接待平时来参观体验的团体和个人,我们每个月至少组织2次科普讲座,还会不定期举行一些临展,每年受益人数逾2万人。”
BAC1
8551
科普互动
“脑梗有哪些早期症状?脑梗患者出院后如何做康复?如何判断救助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怎样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救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依托该基地,团队研发了集预防—预警—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心脑血管精品课程库,包含五大模块35个课程。接地气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详细的操作演示,让大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轻化愈来愈严重,希望借助互联网这个重要渠道,提升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健康素养。”范理宏说。
团队还创新了“基地-社区-家庭”医学科普传播方法,科普场所从基地纵向延伸至社区至家庭,科普对象从患者向前拓展至患者、同伴至社区大众,为上海市社区医院培养科普骨干150名。团队打造的由专家领衔的“社区-家庭-志愿者”联动科普团队,有效培植社区居民对风险因素控制的健康行为以及突发事件急救能力,助力患者由被动医疗向主动转变、由治疗向预防转变,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做院前救护、院后康复的科普贡献。
“时代在发展,医学科普也需要创新。以往提到科普,可能只是一场报告、一本书,怎么打破这样的传播瓶颈,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范理宏说,“目前来看,下沉社区、走进家庭,效果还不错。”
9853
科普进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科普的同时,团队还建立了科普效果中远期追踪效果评价,依据行为症状指标将科普对象分为高危、中危、低危,进行科普随访。“如果大众能从‘听到了、看到了’,变为‘掌握了、改变了、健康了’,那我们就满足了。”范理宏笑着说。
从线上到线下,从基地到社区到家庭,范理宏团队构建起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心脑血管疾病科普体系,科学高效地提高了科普传播的辐射面、覆盖面以及大众科普活动的参与度,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科普的受益人群,促进了全民科学健康素质的提升。基地也因此先后获评上海市科委先进教育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WHO卫生科普健康教育基地。(魏丹)



相关话题/社区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