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这里是人才培养大熔炉” ——杨贵庆的人才培养与黄岩乡村振兴的故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2020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颁奖,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系主任杨贵庆教授获得卓越教师奖。“这是对他7年来扎根乡村搞规划、培养人才成绩的嘉奖。”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全面脱贫之后,乡村振兴就更需要这里”
接到记者的电话,杨贵庆老师说:“今年,我们国家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样一来,像黄岩沙滩村、乌岩头村、直街村这样的乡村振兴工作,就成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规划人任重道远、责任重大。”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美丽则中国美丽。因此,2012年以来,杨贵庆一只布袋、一根竹杖,带领一批矢志“美丽乡村”的师生,一头扎进黄岩,搞乡村调研,搞“新乡土主义”乡村规划,那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几年时间里悉数装进了他的心里。成果如今已经在黄岩的屿头乡、宁溪镇、头陀镇等乡镇开花结果,沙滩村、乌岩头村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废弃的卫生院改造而来的工作室,是同济大学“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中德乡村规划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地
杨贵庆带领学生们不仅摸清了这些乡村的山水脾性,还在深入研读村民们的“精神山水”。家族社会关系、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那些看不见但却左右着看得见世界的文化、风俗和观念正在被团队深入解读。“我们采取入户调查这一经典研究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杨贵庆告诉记者,正是最初的这些“笨”功夫,让我们最终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
36DA6
师生们顶着烈日调研
如今,杨贵庆当年的学生成了黄岩乡村振兴的规划师了,王祯就是其中一位,他已成为一名熟练的现场规划师。我们去乌岩头,转遍整个村庄的那个上午,人群中就有他的身影。在游步道的规划施工现场,因为地上泥泞,他怕忙于工作的恩师脚下打滑,悄悄找老乡砍了一根竹竿递过来,杨老师接过来,走起路来明显潇洒多了。
扎根黄岩乡村,依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课题在内的一系列课题,杨贵庆团队近年来成果迭出,产生出《黄岩实践》《乌岩古村》《农村社区》等乡村更新著作。


“找出传统乡村的文化桩”
“传统乡村首先是文化的。”杨贵庆直奔主题,像沙滩村这样八九百年历史的村庄里,太极殿、柔川书院就是村庄的根与魂。设想一下,这个村庄里有多少人儿时在这里玩耍过、好奇地张望过门窗檐瓦,长大后这里就成了他们的“乡愁”符号。
2EE8B
静谧的乡村小道
正因为如此,刚进入沙滩村的杨贵庆和他的学生们怀着虔诚的心,认真仔细地勘察、记录着附着在这些外貌破旧但风骨清奇的建筑上的信息。他自己除了每两周一次、一次两天扎在这里外,2013年至2019年,他带着暑期实践、寒假工作营的同学们18次来到这里,十多人的团队感受着“新乡土主义”的地气,思考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种种可能路径。
“太尉殿是沙滩村的传统文化根脉。”杨贵庆介绍,它是为纪念村民黄希旦救火而受赐建的,距今已800余年。沙滩村视他为先祖,殿内至今香火旺盛,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村民便以社戏活动来表达心中对德行先祖和英雄的崇敬,这就是沙滩村的文化之根,村的“文化定桩”就定这个“桩”,团队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了沙滩村社戏广场,形成以太尉殿为主,由戏台、社戏广场以及配套设施共同组成的核心公共空间。他的研究生肖颖禾还以此为对象撰写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
宁溪镇直街村是镇府所在地,古村源于南宋,元明以来成为“宁川钜镇”,“宋渠直街、桂陌秋香”是小镇的诗意表达。但近年来的衰落日趋加速,杨贵庆带领杨怡等学生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古村更新成为“宁川直街,活力宋街”。杨怡告诉记者,我们重点落在水和公共建筑上,改造并强化村中水圳的景观功能,恢复了水圳与黄岩溪的活水关系,让直街山水与街巷再次秀美起来;将原乡公所改造成了文化礼堂,宁溪影剧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曲艺演艺中心。同时,拆除公共建筑前的违建,让架空线入地,保留场地里的大树、佳树,整治建筑立面,增建公共厕所、“L型”休闲长廊,场地活了、气韵有了。杨怡以此为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也已完成。
32BB4
空中俯瞰规划更新后的乡村
黄岩成了国际教学交流的热土。去年5月底,推进乡村振兴中德联合研究课题启动会就在黄岩屿头乡沙滩村举行。当地媒体用“小村庄办国际学术会”为题,邀请了数十位德国专家深入到乌岩头村,上山下乡,进村入企,实地调研黄岩乡村振兴情况。


“黄岩正成为一所培养振兴乡村人才的大学院”
“杨教授的乡村振兴工作法现在已经是‘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的镇院课程了。”浙江黄岩区有关领导介绍,2018年学院首次课程开始,几乎每次开课,杨教授都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乡镇干部、职能部门及乡村振兴“领头雁”们讲授沙滩村、乌岩头村的规划做法。
学员们听着文化定桩、点穴启动、柔性规划……行走在黄岩的老村落、旧建筑里,举目花开了、叶绿了,缭绕在村庄上那轻纱、那翠竹把灰黛的青瓦妆点得醉了田园。据悉,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承接培训班和考察团477 批次,接待人员12784 人。其中,去年共承办省内外培训班103 期(比2018 年的26期增加296%),4511 名学员参加培训(比2018 年的1520名增加197%),其中省外27 期、1253 人。此外,接待考察调研团348 批次,6753 人,其中省外112批次、1549 人。“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暂停,但现在又在恢复了,福建近期组团计划去黄岩,云南云龙也希望去考察。”杨贵庆介绍,“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正在发挥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干部的独特作用。
18462
35872
杨贵庆在黄岩工作现场
“脱贫攻坚使命的完成,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何处着手做便迫在眉睫。从这个意义上说,杨贵庆教授这种接地气的做法将会越来越有生命力。”黄岩的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杨贵庆介绍,黄岩的“新乡土主义”规划实践已经吸引了两名博士生、7位硕士生的倾力投入。其中4位已完成答辩毕业,3名硕士生的文章已经通过盲审将择日答辩,还有6名一、二年级的硕士生校外专业实践及数十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都和黄岩乡村课题有关。
杨贵庆告诉记者,近日结束公示的“上海市2019年度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规划类)”项目,我们团队申报的浙江黄岩乌岩头村庄规划设计项目获得一等奖,获奖的15名团队成员中,11名是研究生。
杨老师学生们的眼里,“不会当导游的教授不是好规划师”,“村庄更新规划,尤其要关注一老一小的需求” “村庄更新,要厚待那些老砖老瓦,为它们谋个好去处,它就会为村庄添彩加分”,最让大家惊奇的还是:村民眼中的“布袋教授”、驻村干部眼中的“哆啦A梦教授”,学生眼中的“斜杠教授”,身份的转换是那样的无缝、自然。(文/程国政 图/杨怡、肖颖禾提供)



相关话题/规划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