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号、微弱信号、过强信号、名目繁多的信号情况下,你还能否去你想去的地方、找到你想找的位置?我们目前的通讯手段做不到。”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儿兀教授说,我们发明的“自主可控的‘通导一体’定位导航引擎”能做到,它让你的位置、你想去的位置总是“亮”的。据悉,此产品亮相于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并获得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
通导一体化:时空基础设施的重大需求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位置服务走进了大众生活。如基于位置的疫情防控、可疑人员轨迹追踪、自动驾驶、客流安全疏导、商场导购、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智能停车等众多领域,如何快速、高效地达成目标,需要更加强大的集通信与导航为一体的位置服务。
“‘通信和导航定位技术一体化’是国家的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和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刘儿兀介绍,这项技术在维护国家安全、国家自然灾害监测与防范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理能力水平建设、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商业化大众服务等领域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小盒子,大神奇
国家需要,我们义不容辞。刘儿兀带领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移动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单位,针对通信和定位导航业务一体化的重大趋势,经过数年的努力,研发了“通导一体”DWELT定位导航引擎,成功实现无信号、弱信号、强信号、多信号等各类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
通导一体的秘诀:多源融合的定位方法
刘儿兀介绍,目前基于通信信号的所有定位技术,包括卫星定位、Wi-Fi/蓝牙定位、UWB定位,以及4G/5G定位等在内,都会受到信号遮挡和多径影响,普遍存在轨迹中断、定位漂移等问题,并且在硬件设施的部署和维护上比较困难,扩展性、兼容性较差。在通信信号缺失或网络拥堵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的定位性能会进一步恶化。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位置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刘儿兀带领团队研发了“通导一体”定位导航引擎。“这是一项全天候、全境域、全覆盖的定位技术,极大缓解了各种信号环境下的定位难题,就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多源融合定位方法。”刘儿兀介绍,连续两届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应用实践表明,它是我国目前特大型室内场馆中唯一商用的技术和最有影响力的室内定位导航解决方案。这项技术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具有全球第一的手机定位精度,能够提供从米级到亚米级(亚米级:指1米以下的分辨率。指它的测量精度可以精确到分米)精度的稳定定位能力。
第二,技术性能全面领先。DWELT克服了蓝牙定位、Wi-Fi定位、UWB/5G定位等的缺点,全面提升定位导航系统的整体性能,如可维护性、部署成本、业务拓展性和数据安全等。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织的院士专家委员会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三,丰富多样的系统功能。支持AR导航、语音导航、位置共享与分享、信息推送、AR交互、电子围栏、位置追踪、人员管理、资产管理、客流分析等,不仅满足普通用户的导览需要和管理人员的需求,还便于商户客户提供丰富的商业位置服务。
第四,环境适应性强。适用于多样化的设备(主流智能手机、胸卡、手环等)和各类超大型复杂场景(包括室内、室外、跨层、地下停车场,涵盖客流密集、干扰严重、信号弱等)。
第五,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团队以坚实的理论体系作为DWELT核心技术的支撑,已在通信+定位接入以及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申请和获10多项发明专利。
应用领域广阔:从服务商业大众到推动“残健共融”
刘儿兀介绍,这个导航引擎可广泛用于展会场馆、大众位置服务、智能停车、自动驾驶、商场导购、电子巡更、资产管理、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城市精细化管理、基于位置的疫情防控、可疑人员轨迹追踪、客流安全疏导,以及智慧城市无障碍建设等场景。
据悉,该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国家体育场(鸟巢)、香港城市逍遥行计划(为香港150个公共场所提供无障碍定位导航服务)、澳门、广州、鄣吴等多个复杂场景,并将为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和2022年冬奥会提供高质量的位置服务。
除了应用于商业化大众服务领域,刘儿兀团队提出“残健共融”理念,致力于利用DWELT“通导一体”定位导航引擎推动智慧城市无障碍建设。以此打造的数字盲道技术,克服了传统需要铺设盲砖的物理盲道普遍存在的部署困难、改造成本大、不安全、利用率低、扩展性差、无法提供智能服务等突出缺点,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安全、便捷、精准的室内外导盲服务。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实时扫描与计算,以语音播报的方式告知盲人周遭环境信息,包括店铺名、城市标志物等,为盲人规划出一条安全的行走路线,并在遇到危险时自动报警,真正实现“残健共融”。(程国政)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刘儿兀团队研发“通导一体”定位导航引擎,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相关话题/信号 技术
马小峰团队研发出实用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梧桐链”为凤凰筑巢
“截至今年7月,我们和中国宝武联合研发的基于‘梧桐链’上海大宗商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示范项目已累计服务超过1500家中小企业,融资金额逾500亿,实现资金供应链8级流转。”2020中国工业博览会“梧桐链”区块链底层技术及相关场景展示台前,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小峰副教授告诉记者。何谓“梧桐链”?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⑨|大数据“炼金术”
2012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我国“十三五”规划正式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大数据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数据的增长是爆炸性的,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泽字节(ZB,1泽字节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我校共同承办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作为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9月15日至17日在沪举办。本次会议包括大会和8场平行专题会,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我校共同承办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作为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9月15日至17日在沪举办。会议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牵头,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每年在上海共同举办。本次会议包含大会和8个专题会,其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入选“2020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
在9月8日举行的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技术贸易论坛上,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及多家具有国际影响力机构发布了“2020年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入选。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2012年5月,是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的下设机构。中心致力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近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校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管刘家琰,我校校长助理、科研管理部部长童小华,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及项目跟踪专家华中科技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⑧|向城市黑臭水体“亮剑”
夏日的福州市仓山区跃进河畔,水清河畅,两岸树木绿意葱茏,步道上市民、游人不少。让很多外地游客想不到的是,几年前,这里竟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河,常年黑臭,气味难闻,蚊蝇鼠蚁随处可见,周边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昔日臭水沟,变身城市“绿腰带”。这其中凝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教授徐祖信及其团队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由同济大学姚武教授担任负责人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建筑垃圾智能精细分选与升级利用技术”项目启动
近日,由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姚武教授为项目负责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承担单位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建筑垃圾智能精细分选与升级利用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上海市科委以及来自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苏州嘉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与同济大学合作推出区块链领域全球首本国际期刊“IET Blockchain”
7月10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与同济大学、上海区块链应用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推出的全新开放获取期刊“IETBlockchain”发布。这是区块链专业领域全球第一本国际期刊,旨在发表与区块链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及产业发展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科技创新和最新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⑥|精细到钢筋混凝土的抗灾性能调控
大楼越造越高,体量越来越大,造型结构越来越复杂,面对强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这些建筑能否屹立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理念,大震不倒,是否就意味着高昂的造价?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李杰认为,建设韧性城市,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 ...同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