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彤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2

孙彤宇
职称: 教授 职务: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院长
办公电话:** 办公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系
学历:博士 最后毕业学校:同济大学
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队:CF-设计基础教学团队
邮箱:sty@stystudio.com
简介: 1992年3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副主任、建筑设计基础学科组责任教授、建筑系主任助理、教学主管、学校科技处副处长。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工作,设计基础学科组负责人,主持一年级、二年级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同时开设研究生建筑设计(一)、(二)课程,建筑设计(二)为全英语国际化设计课程以及与国外高校联合设计课程,博士生《研究计划制定》课程。主持与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建筑院校多项联合设计教学。组织指导研究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项。2010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教育背景:
2008.3-2009.2,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访问****,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2003.3-2010.5,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2003.7-2003.9,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访问****,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1989.9-1992.3,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1984.9-1989.7,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
个人主页: http://www.stystudio.com









研究领域
主要成果
教学情况


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创作方法






著作:

孙彤宇. 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M]. 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孙彤宇. 建筑徒手表达[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沃尔夫•劳埃德. 孙彤宇 译著. 建筑设计方法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美)查尔斯.欧康纳著. 孙彤宇译. 建筑透视原理与应用 [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许凯、孙彤宇、Klaus Semsroth等著. 步行与换乘的交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孙彤宇著. 建筑钢笔画技法[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
孙彤宇. 许凯. 步行与干道的合集[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
许凯,孙彤宇. 创意产业与自发性城市更新[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代表性论文:

孙彤宇,刘莎,史文彬. 净零能耗建筑的未来意义及其实施路径[J]. 建筑技艺. 2020(08):18-23
李勇,孙彤宇*. 基于步行行为特征的城市空间拓扑结构类型研究[J]. 住宅科技. 2020(08): 10-15
毛键源,陈雯,孙彤宇*. 美国费城社区商业通廊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J]. 新建筑. 2020(04): 45-51
杨洁,赵玉玲,孙彤宇*. 国内外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与导则对比研究[J]. 华中建筑. 2020(05): 20-26
闵睿, 孙彤宇*. 乡村振兴语境下陇中地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1):66-73.
毛键源,孙彤宇*,效率与公平调和下的美国社区发展公司[J]. 时代建筑. 2020(1): 20-27
孙彤宇,王与纯. 创新驱动的大学校园空间城区化更新策略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5): 48-52.
赵玉玲,杨洁,孙彤宇*,居住建筑绿色评价标准对比研究[J]住宅科技. 2019(10): 31-36.
Wenzhu Li, Tongyu Sun* The construction of pedestrian network in urban blocks: A case study[C].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Schools of Planning (AESOP) Annual Congress. 2019.
孙彤宇,郑鸣. 建筑迁徙的内生逻辑研究——以客家建筑为例[J]. 时代建筑. 2019(4): 148-153
赵玉玲,杨洁,孙彤宇*,姚俊兰. 绿色校园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J]. 住宅科技. 2019(6): 40-48
孙彤宇,郑鸣. 从乡村聚落和建筑的内生逻辑谈鲤鱼溪新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地域文化传承[J]. 建筑技艺. 2019(2): 114-117
孙彤宇,李彬,张蕾,陈思雨,季诗洋.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拓扑关系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1): 33-39
孙彤宇,赵玉玲. 走向居住社区绿色性能多要素协同优化[J]. 建筑技艺. 2019(1): 82-87
孙彤宇. 智慧城市技术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 34(1): 1-12.
许凯,孙彤宇*. 城市创意社区空间形态的自组织特征研究——以国内四个创意社区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6): 84-93
孙彤宇,赵玉玲*. 以公交和步行为导向的当代城市中心区空间重塑策略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 33(5): 34-41
孙彤宇,许凯*,郭智超. 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引擎——2022杭州亚运会亚运村公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设计[J]. 时代建筑. 2018(6): 184-187
孙彤宇. 科教结合与国际合作对建筑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深层意义[J]. 中国建筑教育. 2018(19): 27-34
孙彤宇,许凯,杜叶铖. 城市街道的本质——步行空间路径-界面耦合关系[J]. 时代建筑. 2017(5): 42-47
许凯, 孙彤宇*. 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国城市街道网络的生成途径[J].新建筑.2017(4): 30-35
赵玉玲, 孙彤宇*. 维也纳宜步行社区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住区. 2016(4): 58-65.
孙彤宇. 开放住区与活力街道网络步行体系建设[J]. 城市建筑. 2016(8): 47-51
孙彤宇, 李勇. 水系在城市步行系统重建中的角色——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 城市建筑, 2016(4): 108-112.
许凯, 孙彤宇*. 机动时代的城市街道——从基础设施到活力网络[J]. 时代建筑, 2016(2): 54-60
许凯,孙彤宇*,段翔宇. “流动的城市性”推动下的当代城市空间变革[J]. 时代建筑,2015(6) 130-137
许凯、孙彤宇. 产业链作用下的小微产业村镇“产、城关联”用地模式初探——以福建省茶叶加工产业村镇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6):22-29.
孙彤宇. 建筑的功能逻辑和形式的自治[J]. 时代建筑, 2012 (5): 124-127.
孙彤宇. 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5): 82-91.
孙彤宇, 管俊霖, 方晨露. 城市设计与公众意志表达[J]. 城市建筑, 2011 (2): 10-11.
孙彤宇. 创造多层次, 立体化城市公共空间系统——韩国大田市火车站地区复兴计划国际竞赛[J]. 城市建筑, 2011 (2): 87-90.
孙彤宇. 创造住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契合——以上海 “绝对城市——美地芳邻苑” 为例[J]. 建筑, 2009 (016): 99-100.
孙彤宇. 地域性主导下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J]. 城市建筑, 2009 (8): 107-109.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TOD模式下步行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及交通的耦合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项目起止日期: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项目负责人:孙彤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大街区步行模式空间拓扑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项目起止日期: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项目负责人:孙彤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专项,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课题名称:南方地区城镇居住建筑绿色设计新方法与技术协同优化,课题编号: 2016YFC**,执行期限: 2016 07 月 至 2020 12 月,课题负责人:孙彤宇





获奖情况: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规划、建筑双金奖,丰都县厢坝旅游集镇B4-6、B4-10安置区建筑设计,项目负责人:孙彤宇。
2014年贵州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贵州财经学院花溪校区图书馆,项目负责人:孙彤宇。
2019年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2022杭州亚运村城市设计,项目负责人:孙彤宇。
2019年意大利《The Plan》杂志年度优秀建筑设计奖基础设施类金奖,2022杭州亚运村奔竞大道桥梁建筑设计。




设计作品:
2022杭州亚运村奔竞大道桥梁建筑设计(2019)
杭州市钱江世纪城核心区城市更新城市设计(2018)
2022杭州亚运村核心区青少年活动中心(2018)
2022杭州亚运村城市设计(2017)
上海市海伦路-溧阳路地段城市更新设计(2016)
贵州财经学院花溪校区图书馆(2014)
四川省冕宁县红军长征纪念馆(2013)
武汉市国际园博园地下空间设计(2013-2015)
丰都县厢坝旅游集镇B4-6、B4-10安置区建筑设计(2012)
上海市联合汽车城建筑设计(2009)
杭州市萧山区图书馆文化馆(2004-2008)
千岛湖紫荆广场四星级酒店建筑设计(2007)
上海市美地芳邻住宅区(2005)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建筑设计原理
研究生课程: 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全英语国际课程)
博士生课程:研究计划制定











相关话题/建筑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