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左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2

左琰
职称: 教授 职务:
办公电话:** 办公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系
学历:博士 最后毕业学校:同济大学
学科方向: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团队:A12-室内设计
邮箱:Yanzuo724sh@sina.com
简介: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杂志执行编委,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委员。1991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室内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2-2004年受国家公派赴柏林工大(TU Berlin)攻读中德联培博士课程,2005年获建筑历史及其理论博士。曾担任《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专栏主持,长期从事建筑遗产保护与室内设计的教研以及工程实践,发表建筑与室内学术文章70多篇,著作上第一作者专著4本,主编1本。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




研究领域
主要成果
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的研究领域:
1.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
2. 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
3. 近代室内设计史

著作: 专著:
1.左琰,朱晓明,杨来申. 西部再开发与“三线”工业遗产再生——青海大通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科技出版社,2017
2.左琰 安延清著.上海弄堂工厂的死与生.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
3.左琰著.西方百年室内设计1850-195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左琰著.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主编
左琰. 城市与建筑的人文悦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代表性论文: 左 琰,杨来申,程 城青海西川监狱工业旧址的保护与再生策略研究[J].遗产与保护.2018(02):42-48
程城.四个近代租界城市建筑遗产保护比较研究[C]. 第五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学术论坛.2018(10):13-14.
.左琰、刘春瑶,刘涟.从大光明电影院到吴同文住宅——邬达克现代派建筑中的装饰风格研究[J].建筑师. 2017(03): 44-51
左琰、高玉凤.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节能评价方法研究[J]. 新建筑.2017(01).
刘春瑶、左琰.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财政激励政策与实践研究[J]. 时代建筑.2017(01)
左琰,刘涟. 近代上海文化名人居住室内环境特征研究——以鲁迅、巴金、柯灵为例[J]. 时代建筑.2017(06):122-127
左琰. 西部“三线”工业遗产的再生契机与模式探索——以青海大通为例[J].城市建筑. 2017(08): 35-38
8. 左琰.上海近代公寓居住文化和历史风貌变迁研究[J].时代建筑.2016(06):138-144
9.蒲仪军, 左琰. . 上海近代建筑设备价值和保护策略研究. 第四届 “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学术论坛”论文集[C].天津大学 出版 社 2016.(10):408- 413
10. 韩建华,左琰,近代水泥花砖的形式语言与建构文化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16(02):39-46
11. 左琰. 注重工程意识、历史人文和社会责任三合一的培养模式——室内设计6+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与探索[C]. 全国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1
12. Zuo Ya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Awareness, Historic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One Training Mod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tial Design & Research.2015.11.
13. Zuo Yan. Pre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Little White Building”at Woosung Naval Port of Shanghai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tial Design ﹠Research. Asia International Design Institute Association .Nov. 2012, Vol.12
14. Zuo Yan, Wang Hongjun, Zen Hao. Shanghai Taikang Road: Rethinking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ical quarters in new urban for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nging cities: Spatial, Morphological, Formal and Social-economic dimensions"[C]. Grafima publications.2013.6
15. Zuo yan. Touch the Culture with Your Hand and Mind-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urse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and Its Culture” [C]. 第一届教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3,11

科研项目: 结题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01-2016/12 《基于特征要素鉴别与保护的历史建筑室内环境风貌保护的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重要在研项目:
1. 国家重大社科基金《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17ZDA207)》中主持子课题“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实证研究”
2. 2019/01-20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我国近代都市住宅室内环境风貌演进的系统研究


获奖情况:
科研和设计获奖:
1. 《西部地区再开发与“三线”工业遗产再生——青海大通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获2016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2. 2014获 “中国百强青年设计师” 称号
教育获奖:
1. 教学成果奖《以工程意识、人文思想和社会责任三合一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人数5人,排名第1)获2015校级二等奖
2. 获2015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二届“冯纪忠教育基金年度教学奖”
3.指导毕业设计获2018中国室内设计6+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优胜奖(优胜/良好),本人获优秀指导老师
4. 指导毕业设计获2018亚洲设计学年奖“光与空间”一等奖和二等奖、保护与更新类铜奖,本人获优秀指导老师
5. 指导毕业设计获2016、2017CIID“室内设计6+1”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一等奖、二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老师
6. 指导毕业设计获2017第十五届亚洲设计学年奖铜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7. 获2014第十二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设计作品: 1. 外滩9号招商银行总部大楼修复改造设计(参与室内部分,2004)
2. 吴淞“小白楼”保护性改造及其室内设计(2010)
3. 陕西西乡鹿龄寺及其周边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2010)
3. 同济大学闻学堂室内设计(2013)



开设并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多门:
本科生:
1. 连续指导毕业设计10多年,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室内6+联合毕业设计已6年。
2. 旧建筑再生设计策略
3. 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
研究生
1. 茶文化设计
2. 西方百年室内设计评述
3.历史建筑室内环境价值评估与保护利用






相关话题/建筑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