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之毅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2

陈之毅
女, 工学博士(土木工程),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77年1月生, 江苏苏州人


zhiyichen@tongji.edu.cn
86-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岩土楼), 200092
英文主页(Resume)


主要研究方向:
软土地下工程抗震
地下结构减震控制
地下结构性能化设计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教学工作
奖励与荣誉
学术兼职
研究生培养




教育经历

博士(2003.10~2006.09)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土木工学
硕士(2000.09~2003.05)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学士(1995.09~2000.07)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2016.12~至 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2012.12~至 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
2011.12~2016.1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
2007.06~2011.1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性态的深层地铁车站结构推覆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 2018/01-2021/12
上海市曙光****计划,2018/01-2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震动空间差动效应下软土中长大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其灾变机理,2015/01-2018/12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深厚软土中长大隧道的强震灾变机理研究, 2014/0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连续项目,软土地下大空间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减震控制研究,2013/0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剪切耗能控制的大跨度地下空间结构减震机理研究,2010/01-2012/12

参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项,多点非一致地震激励下超长沉管隧道设计方法与振动台试验模拟技术,2010/07-2014/06

论文

代表性论文:
Chen Z. Y*., Liu Z. Q. (2019). “Effects of pulse-like earthquake motions on a typical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obtained in shaking-table test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198.
Liang S. B., Chen Z. Y.*. (2019). “SPH-FEM coupled simulation of SSI for conducting seismic analysis on a rectangular underground structure.”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7(1), 159-180.
Zhang B., Chen Z. Y*. (2019). “Effects of nominal flexibility ratio and shaft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shaft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20(5): 257-261.
Chen Z. Y.*, Zhao H., Lou M. L. (2016).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optimal design of framed underground structures with lead–rubber bearing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58(2): 259-276.
Chen Z. Y.*, Liang S. B., Shen H., He C. (2018). “Dynamic centrifuge tests on effects of isolation layer and cross-section dimensions on shield tunnel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09: 173-187.
Chen Z. Y.*, Chen W., Li Y. Y., Yuan Y. (2016). "Shaking table test of a multi-story subway station under pulse-like ground motion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82: 111-122. SCI
Chen Z. Y.*, Chen W., Zhang W., Lou M. (2016). "Effects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 central column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 multi-story underground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13(4): **-1-16. SCI
Chen Z. Y.*, Fan H., Bian G. Q. (2015). "Parametric analysis of shear panel dampers under high axial compression."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HKISC, 11(1): 1-14. SCI
Chen Z. Y.*, Chen W., Zhang W. (2014).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ulti-story subway structure based on pushover analysis." Advances in Soil Dynam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SCE, 240 GSP: 444-454. EI
Chen Z. Y.*, Chen W., Bian G. Q. (2014). "Seismic performance upgrading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by introducing shear panel damper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7(9): 1343-1357. SCI
Chen Z. Y.*, Shen H. (2014). "Dynamic centrifuge tests on isolation mechanism of tunnels subjected to seismic shaking."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42: 67-77. SCI
Chen Z. Y., Yu H. T., Yuan Y.* (2014). "Full 3D seismic analysis of a long-distance water conveyance tunnel." 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10(1): 128-140. SCI
Chen Z. Y.*, Dai Z. L., Huang Y., Bian G. Q. (2013).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rge deformation in shear panel dampers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48: 245-254. SCI
Chen Z. Y., Bian G. Q. Huang, Y.* (2013). "Review on web buckling and hysteretic behavior of shear panel damper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HKISC, 9(3): 205-217. SCI
Chen Z. Y.*, Bian G. Q., Huang Y. (2013). "Hysteretic behavior of shear panel dampers under high axial compression loading."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HKISC, 9(3): 190-204. SCI
Chen Z. Y.*, Wei J. S. (2013).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lining damage indices of mountain tunnels." Natural Hazards, 65(3): 1683-1702. SCI
Chen Z. Y.*, Shi C., Li T. B., Yuan Y. (2012).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ountain tunnel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s." Natural Hazards, 61(2): 387-401. SCI
Huang Y., Dai Z. L., Zhang W. J., Chen Z. Y.* (2011). "Visual simulation of landslide fluidized movement based on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Natural Hazards, 59(3): 1225-1238. SCI
陈之毅*, 谈忠傲, 楼梦麟. (2016).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整体强制反应位移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8): 1145-1152. EI

专利

一种面向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 (公开号: CNA)
一种用于土工试验的制砂装置 (公开号: CNA)
一种用于土工试验的制砂方法 (公开号: CNA)

规范

参编上海市地下铁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DG/TJ08-2064-2009),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2009.

著作

袁勇, 陈之毅. 城市地下空间抗震与安全,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
参编,沉管隧道抗震关键技术与创新,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5.
陈之毅. 第十章 动力分析有限元法.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理论,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地下混凝土结构设计》
《地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 (国家精品课程)
研究生课程:
《专业英语》

科研奖励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
上海市曙光****计划,2017年
同济大学年教学科研骨干计划,2012年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9年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计划,2010年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二十届地铁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2010年

教学奖励

同济大学基准方中奖教金,2018年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
同济大学教学奖励金教师系列二等奖,2012年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优秀班主任,2012年
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2011年

邀请报告

近年来在重要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10余次。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会员
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等科技项目与成果奖励评审专家
担任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Natural Hazards、Geotechnique、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Computational Mechanic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审稿专家

招生信息

拟招博士生1人、硕士生3人
欢迎联系推免、咨询报考!
历届学生

年 级 攻读学位 姓 名 教育背景 研究课题 毕业去向
2010级 硕士 沈 昊 上海理工大学 地下结构减震控制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    
2011级 硕士 未建树 中南大学 性能化抗震设计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2012级 硕士 范 辉 长沙理工大学 地下工程抗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隧道及地下工程    
2013级 硕士 陈 炜 同济大学 地下工程抗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保送)   土木工程    
硕士 李月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性能化抗震设计 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
    土木工程    
2014级 博士 梁孙彬 同济大学 地下结构非一致动力响应 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直博,保送)   土木工程    
硕士 谈忠傲 同济大学 性能化抗震设计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土木工程    
硕士 赵虎 东南大学 地下结构网络化抗震性能研究 德国亚琛大学博士生
    土木工程    
2015级 博士 刘志谦 同济大学 地下结构减震控制 在读
(直博,保送)   土木工程    
硕士 熊求正 中南大学 地下结构非一致动力响应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土木工程    
硕士 曹光晔 东南大学 地下结构非一致动力响应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土木工程    
2016级 博士 张卜 长安大学 深层地下工程抗震 在读
    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 胡玉亭 同济大学 性能化抗震设计 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保送)   土木工程    
2017级 博士 贾鹏 同济大学 智能减震控制 在读
(直博,保送)   土木工程    
硕士 周雨 北京工业大学 智能减震控制 在读
(保送)   土木工程    
硕士 赵耀 同济大学   在读
    土木工程    
2018级 硕士 刘文博 同济大学 性能化抗震设计 在读
    土木工程    
硕士 姚宜星 同济大学 地下结构网络化抗震性能研究 在读
    土木工程    
2019级 博士 黄鹏飞 武汉大学 待定 在读
(直博,保送)   土木工程    
硕士 樊一凡 重庆交通大学 待定 在读
    土木工程    
研究室合影


相关话题/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