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再敏
姓名-钟再敏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8月
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导师类型-博导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控制技术
电子邮箱-zm_zhong@tongji.edu.cn办公电话-021-69589230
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407,邮编:201804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陆动力传动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0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同济大学汽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驱动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相关研究。
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7)。主要的社会职务有:上海汽车工程师学会新能源汽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汽车高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目前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汽车电子学>,<专业德语>和研究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等课程。
研究方向: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
新能源汽车驱动传动控制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有源传动技术
主持/参加课题:
1.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K12B04-07,奥运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与技术保障-子课题7:燃料电池轿车优化与技术保障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5301:混合动力汽车用同步器相变条件及机理研究
3.主持上海市科委07dz12032燃料电池公交客车动力控制技术研发
4.参加国家863项目“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燃料电池轿车动力平台”等
5.新型拉索式AMT可行性研究
6.新型混合动力车用机电耦合传动装置
主要发表论文:
[1]钟再敏,魏学哲,孙泽昌.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2,2004(6),p758-761(EI收录:2004408391453)
[2]钟再敏,贠海涛,孙泽昌.具有辅助动力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功率平衡控制算法.汽车技术.2006(7),p9-13
[3]姚杰,钟再敏,孙泽昌.双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客车经济性优化设计.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2008(9),p1246-1249(EI收录:20084511686814)
[4]钟再敏,孔勇进,徐志俊.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仿真试验台开发.汽车技术.2009(2),p50-53
[5]ZaiminZhong,XinLuo,HongYang.Fault-TolerantControlofPMSMDriveUnit.5thIEEEVehiclePowerandPropulsionConference.2009,p1808-1812(EI收录:20095212576095)
[6]钟再敏,蒋昌恺.电动AMT嵌入式控制器原理样机开发.机电一体化.2010(8),p52-57
[7]钟再敏,马勇.并联混合动力轿车传动比初选方法.汽车技术.2010(09),p24-27
[8]高智,钟再敏,孙泽昌.电动AMT选换挡电机执行机构位置最优控制.汽车工程.2011(02),p133-137(EI收录:20111413898328)
[9]钟再敏,王心坚,陈辛波.有效改善换档动力中断的车用有源传动装置.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p411-415(EI收录:20112013990478)
[10]ZhongZaimin,JingHui,MaYong.ThecoordinationworkbetweenenginemanagementsystemandTCUintransmissioncontrol.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umer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s(CECNet2011).2011,p5357-5360(EI收录:2011241406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