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导师详细介绍
[导师介绍(包括文字、照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引用,否则本院保留追究权力。]
职称教 授
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智能自动化理论与工程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电信大楼
邮政编码:201804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wanglei@tongji.edu.cn
简介 汪 镭,男,1970年4月生,同济大学工学博士(1998年),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上海分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兼自然计算及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微型电脑及应用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装置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讯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InternationalJournalonIntelligent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sand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JournalonBio-inspiredComputation》国际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JournalofSwarmIntelligenceResearch》国际杂志论文评审编委,《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Intelligence》国际杂志助理编辑,中文核心杂志《微型电脑应用》常务编委,《系统仿真技术》编委,并参与上海自动化学会、上海系统仿真学会等多个协会的专委会及秘书工作。
自1997年至今,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1项,联合国佩罗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排名第四),委主任基金1项(排名第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3项排名第2,负责具体工作),配套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项目1项(排名第2),国家出版基金1项(排名第2),国家863青年基金1项(排名第2),国家973子任务1项(排名第3),国家发改委子项目1项(排名第3),市科委重点项目1项(排名第2),市教育科学重点基金1项(排名第3),教育部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排名第3),另主持或参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市经委、市科委、市教委、市信息办、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及市计算机病毒防治服务中心等项目10余项。另外,还曾获容闳科技教育奖1项,欧姆龙奖教金1项,菲尼克斯电气奖教金1项,中瑞政府互换奖学金1项,国家留学基金1项,微软上海公司国际合作子项目1项,IEEE、IFAC系列国际会议资助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2项,曹光彪基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3),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5),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5)。其博士学位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
近年来已出版专著4本(排名第2),参与编辑专著和译著3本,发表第一作者的核心杂志及国际会议学术论文45篇,第一作者的国内学术会议论文9篇,第二及以后作者的核心杂志及国际会议学术论文34篇,已录用核心杂志及国际会议学术论文多篇,其中目前已经被SCI、EI收录的文章有44篇,已获1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获受理,进入公示阶段。
主要研究方向为:具有群体智能特征的各类智能理论和算法及其融合、并行实现技术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群体智能寻优算法(如蚁群算法、微粒群算法等)相关理论及其在复杂制造过程优化、系统辨识、BPR、ERP及其他工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神经网络(如反馈式Hopfield神经网络和前馈式神经网络)系统理论及其在智能工业控制器设计(如MRAC及动态规划控制器等)、系统参数辨识及在线参数跟踪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3)神经网络、蚁群算法与技能模糊算法和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的融合技术研究及其在智能决策领域的应用研究。
(4)以上各类算法的并行实现机理研究。
以上研究主要涉及智能计算、智能自动化及系统工程等三大专业领域。
备注博/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