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导师详细介绍
[导师介绍(包括文字、照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引用,否则本院保留追究权力。]
职称教 授
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认知与智能信息处理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电信大楼
邮政编码:201804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jhguan@tongji.edu.cn
简介现任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武汉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5年在武汉大学(包括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系)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2000年5月晋升副教授,2003年9月晋升教授,2004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3月至今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工作。
2004年获武汉市“晨光计划”资助;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09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201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12年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目前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委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工作组委员、同济大学电信学院院教务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站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ACM会员。同济大学民族联理事。曾任政协武汉市第十届委员;武汉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等。
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布计算、空间信息处理与GIS、数据挖掘、复杂网络、信息检索。其中:(1)在数据库、数据处理与数据挖掘方面主要研究包括:空间数据、云数据、海量数据管理及大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模型、存储、索引、查询、集成、压缩、信息服务、数据挖掘等;(2)生物信息学领域主要研究包括:微阵列数据分析、代谢网络分析、mciroRNA-mRNA相互作用预测、启动子预测、核小体定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及相互作用预测、能量热点预测,遗传与疾病等;(3)在复杂网络方面主要研究包括:分子聚合物网络的实证研究、加权网络的簇系数、加权网络上的流波动、加权网络上的扩散湮灭、加权网络建模、网络上的社区检测、网络上的疾病传播等;(4)此外,还涉及机器学习、遥感影像处理等研究。
迄今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级和其它省部级项目以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已有200余篇学术论文在包括Bioinformatics、NCR、Knowledge-basedSystems、PhysicalReviewE、TheEuropeanPhysicalJournalB、EPL(EurophysicsLetters)、PhysicaA、J.Phys.A:Math.Theor.、J.Stat.Mech.、NewJournalofPhysics、JournalofMathematicalPhysics、InternationalJournalonDigitalLibraries、IEIC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Systems、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Computer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WebInformationSystems、Asia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高技术通讯》等国际期刊、国内核心以上期刊以及ICDE、SIGIR、DASFAA、ACM-GIS、W2GIS、DEXA、PAKDD、WAIM、CoopIS、ICADL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SCI收录近百篇;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编辑出版学术著作3部;另外,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8项(3项已授权)、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
目前主讲本科“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等。
关佶红教授课题组主页:http://admis.tongji.edu.cn/
备注博/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