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田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7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博士/硕士导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办公室电话:021-65988421
电子邮箱:tianli@tongji.edu.cn
所在系所(部门):环境工程系

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与雨水管理
主讲课程: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
校内外兼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87年获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赴美国伊利诺依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0年起在同济大学参加工作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研究生课程: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

科研项目
1.“低碳社区雨水综合利用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规程编制”,上海市科委、科技部联合资助课题“社区碳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0BAK69B16)子课题。
2.“巢湖流域城区雨污收集、处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及示范”,国家“十一五”水专项课题,(2009ZX07316-001)
3.“不同排水体制适用范围和运行效能的评价研究”,国家“十一五”水水专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优化模式和管理技术研究”(2009ZX07318-004)子课题
4.“农村住宅污染物处理与排放标准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2008BAJ08B13)。
5.“混接排水系统污染分析和改造策略研究”,国家“十一五”水专项课题:“高截污率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运行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2008ZX07317-001)
6.“城镇绿地雨水生态化滞留利用技术研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节约型城镇绿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008BAJ10B03)子课题

代表性论文
1.卢小艳,李田等.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实时控制方案的预评估,中国给水排水,2012,28(7)
2.董鲁燕,李田等.应用水力性能指数法制定排水管网达标改造方案,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7):
3.孟莹莹,李田等.上海市分流制小区雨水管道混接污染来源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11,27(6)
4.马丽,李田等.上海市老旧混接雨水系统改造效果的案例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
5.王溯,李田等.排水系统地下水渗入量的水力学模型辅助评估,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0)
6.孟莹莹,冯沧,李田.不同混接程度分流制雨水系统旱流水量及污染负荷来源研究,环境科学,2009,30(12)
7.张光义聂发辉宁静李田.城市下凹式绿地长期运行蓄渗效率的概率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937(5)
8.聂发辉,李田等.上海市公路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分布特征,湖南大学学报,2009,36(3):76-80
9.曹玉梅,李田等.污水生物生态处理工艺中的脱氮机理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9,3(10)
10.相洪旭李田等.漂浮植物塘协同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9,3(12)
11.王彪,李田,孟莹莹,任中佳,曹秉寅;屋面径流中营养物质的分布形态研究;环境科学,2008,11
12.谭琼;李田;周永潮;林莉峰;城市雨水管网模型参数的率定与评价;湖南大学学报,2008,01
13.黄德锋;李田;复合垂直流湿地氨氧化菌种群结构及活性的空间分布;环境科学;2008,08
14.聂发辉;李田;宁静;概率分析法计算下凹式绿地对雨水径流的截留效率;中国给水排水;2008,12
15.周永潮;李田;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安全性评价;湖南大学学报;2008,07
16.谭琼;李田;张彦晶;上海市合流一期工程雨天流入水量的模型评估;同济大学学报;2008,07
17.谭琼;李田;徐月江;张彦晶;苏州河沿岸合流制系统雨天溢流频率及其启示;同济大学学报;2008,09
18.李田;周永潮;冯仓;李贺;分流制雨水系统雨污混接水量的模型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8,09
19.LingWang,TianLi.Anaerobicammoniumoxidationinconstructedwetlandswithbio-contactoxidationaspretreatment.EcologicalEngineering37(2011)
20.Li,Tian;Tan,Qiong;Zhu,Shiqing.CharacteristicsofcombinedseweroverflowsinShanghaiandselectionofdrainagesystems[J].WaterandEnvironmentJournal,2010,24(1).
21.Wang,Biao;Li,Tian.Theoreticalrelationshipsbetweenfirstflushofroofrunoffandinfluencingfactors.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2009,10(5).
22.Wang,Biao;Li,Tian.BuildupcharacteristicsofroofpollutantsintheShanghaiurbanarea,China.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2009,10(9).
23.Li,TandZhou,Y.C.QuantifyingNon-stormwaterDischargestoStormwaterSystemswithModelAnalysis,JournalofEnvironmentEngineeringASCE,2008.11
24.NIEFahui,LITian,YAOHaifeng,etal.Characterizationofsuspendedsolidsandparticle-boundheavymetalsinafirstflushofhighwayrunoff.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2008,9(11).
25.Zhou,Y.C.andLi,T.CaseStudy:ThePerformanceandDesignRequirementsofBuffering-typeStormwaterDrainageSystemforPolders,WaterandEnvironmentalJournal.2008(3)
26.李贺;李田;李彩艳;上海市文教区屋面径流水质特性研究;环境科学;2008,01
27.谭琼,李田等.初期雨水调蓄池运行效率的计算机模型评估,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8):47-51
28.宁静,李田.城市化效应对上海短历时设计暴雨强度的影响,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5):51-54
29.林莉峰,李田,李贺.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的污染特性研究,环境科学,2007,28(7)
30.李田,周永潮等.基于流量调查的分流制雨水系统诊断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7,23(7):1-5
31.宁静,李田.上海市降雨特性统计与雨水存储池容积计算,中国给水排水,2006,22(4):48-51
32.李贺,李田.上海高密度居民区合流制系统雨天溢流水质研究,环境科学,2006,27(8)
33.谭琼,李田等.上海市排水系统雨天出流的初期效应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05,26(11):26-30。

获奖及专利
《中心城区与新城市化地区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
《合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技术》,获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
《DN1500给水管道翻转法修复应用研究》,获2006年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5
《上海市雨水综合管理方案研究》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获2003年华夏建设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3
《上海市水资源合理再利用方案研究》获2003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三等奖,排名第4
《饮用水微污染净化技术》获1997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

获奖及专利
1.《上海世博会永久场馆绿色建筑技术系统集成应用》,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2.《中心城区与新城市化地区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3.《合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技术》,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4.《DN1500给水管道翻转法修复应用研究》,2006年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5.《上海市雨水综合管理方案研究》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持人;
6.《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获2003年华夏建设科技奖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7.《上海市水资源合理再利用方案研究》获2003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授权与公开发明专利5项。




相关话题/环境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