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副教授
博士/硕士导师:硕士生导师
办公室电话:021-65987790
电子邮箱:fangping2000@tongji.edu.cn
所在系所(部门):环境科学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环境微生物、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生态系统管理
主讲课程:《生态工程基础》、《生态风险评价》、《CurrentEcology&Application》、《CityandAgriculture:foodsupply、safetyandsecurity》、《UrbanEcology》
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环境学会、微生物学会、生态学会会员等
教育经历
1986.9-1990.7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
1990.9-1993.7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
1993.9-1996.7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1996.9-1997.1意大利Padova大学生物系,访问学者
1997.2-2000.7美国Stanford大学医学院探亲、学习、ISN公司工作等
2006.4-2006.10德国Jülich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2000.8-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硕士导师
2006.3-至今兼任联合国-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师及硕士导师
教学情况
曾经开设课程:
《生物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环境生态学》(双语)、《环境生物与生态》、
《CityandAgriculture:foodsupply、safetyandsecurity》(全英文,与意大利教授合作)、《UrbanEcology》(全英文,与意大利教授合作)
目前主讲课程:
《生态工程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课)
《生态工程基础》(本科生,公共选修课)
《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双语)(本科生,公共选修课)
《生态风险评价》(硕士研究生,选修课)
《CurrentEcology&Application》(全英文授课)
科研项目
1.参与中国-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ImpactofAgriculturalIntensificationonResourcesUseSustainabilityandFoodSafetyMeasuresforitsSolutioninHighlyPopulationSubtropicalRuralAreasinChina》(ECCONTRACTSTDTS3CT920065)(1993.1—1996.12),主要从事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2.参与上海市清洁生产重点攻关项目——城市污水厂污泥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2-2005),主要从事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3.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小城镇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2003-2006);主要从事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研究
4.参与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研究(2003-2006),主要从事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研究
5.主持同济大学教改项目《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05-2007),出版双语教材、发表教改论文,顺利结题
6.主持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2007-2010)(子课题负责人):砷污染农田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主要从事基因工程菌-超积累植物蜈蚣草的联合生物修复机理研究
7.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崇明岛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2006-2010),主要从事崇明岛盐碱地的土壤性状及改良技术研究
8.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崇明低炭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研究-崇明低碳经济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2009-2012),主要从事崇明岛土壤碳封存技术的研究等
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砷盐工程菌(PSQ)调控超积累植物(PterisVittataL.)富集效果的分子机理(2013-2016),主要从事基因工程菌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理研究
10.参与瑞典国际教育基金项目:《Educ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HigherEducation》(2012-2013),作为亚洲区域负责人之一,负责指导亚洲不同国家(印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广与提高等。
代表学术论文
1.ZhenhuaChen,LiZhong,MeijuanShen,PingFang,ZhongjunQin,CharacterizationofStreptomycesplasmid-phagepFP4anditsevolutionaryimplications,Plasmid68:170–178,2012(SCI,通讯作者)
2.YunFan,YumeiDai,QiuxiangCheng,GuangjunZhang,DongshuZhang,PingFang,HangWu,LinquanBai,ZixinDeng,ZhongjunQin,Aself-ligationmethodforPCR-sequencingthetelomeresofStreptomycesandMycobacteriumlinearreplicons,JournalofMicrobiologicalMethods,90:105–107,2012(SCI,通讯作者)
3.HaijuanMa;GuangmingLi;YaleiZhang;ZhigangZhang;PingFang,CharacteristicandMetabolicpathwaysof2,6-Di-tertbutylphenoldegradationbyAlcaligenesF-3-4Source:2011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nicAuto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p2013-16,2011(EI检索)
4.YanchunHou;PingFang;JuanZhang;YaleiZhang,Comparisonofbiologicalactivatedcarbonfiltersimmobilizedbydifferent-sourcebacteriaSource:2011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p4pp.,2011(EI检索)
5.RanZhang,AnaZeng,PingFang,ZhongjunQin,CharacterizationofReplicationandConjugationofStreptomeycesCircularPlasmidspFP1andpFP11andTheirAbilityToPropagateinLinearModewithArtificiallyAttachedTelomeres,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74(11):3368-3376,2008(SCI)
6.M.Shen,P.Fang,D.Xu,Y.Zhang,W.Cao,Y.Zhu,J.Zhao,Z.Qin,ReplicationandinheritanceofNocardiaplasmidpC1,FEMSMicrobiologyLetters,261(1):47-52,2006(SCI)
7.R.Zhang,Y.Yang,P.Fang,C.Jiang,L.Xu,Y.Zhu,M.Shen,H.Xia,J.Zhao,T.Chen,ZQin,DiversityofTelomerePalindromicSequencesandReplicationGenesamongStreptomycesLinearPlasmids,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72(9):5728-5733,2006(SCI)
8.PingFang;WenliangWu;QinXu;JiahaiHe;CunruHan;M.G.Paoletti,AssessingBioindicationwithEarthwormsinAnIntensivelyFarmedRuralLandscapeYuanqiaoandDaqiaoVillageinQianjiangMunicipalitylocatedinHubeiProvinceSubtropicalChina.CriticalReviewsinPlantSciences,18(3):429-455,1999(SCI)
9.P.Fang,D.Xu,Y.Zhang,W.Cao,J.Zhao,Y.Zhu,andZ.Qin,Catecho1,2-dioxygenase/phenolhydroxylaseoperonsfromNocardiasp.C-14-1,GenBank,DQ267826,2005(GenBank网站)
10.P.Fang,T.Chen,J.Zhao,andZ.Qin,AnarsenicgeneclusterofStreptomycessp.F2,GenBank,AY943951,2005(GenBank网站)
11.P.Fang,Y.Zhu,R.Zhang,M.Shen,J.Zhao,T.Chen,andZ.Qin,CompletenucleotidesequenceofStreptomycesplasmidpFP11,GenBank,AY943952,2005(GenBank网站)
12.P.Fang,R.Zhang,Y.Zhu,M.Shen,JZhao,T.Chen,andZ.Qin,CompletenucleotidesequenceofStreptomycesplasmidpFP1,GenBank,AY943953,2005(GenBank网站)
13.P.Fang,D.Xu,,Y.Zhang,W.Cao,J.Zhao,Y.Zhu,andZ.Qin,NitrilasegenefromNocardiasp.C-14-1,GenBank,AY907887,2005(GenBank网站)
14.PingFang,etal.StabilizationofEarthwormBiodiversitytoEnvironmentalChangesinSubtropicalChinaandthePossibleApplicationinSoilRemediatio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ConcernsandEmergingAbatementTechnologies,(OralReport),Beijing,China,2001.
15.PingFang,etal.AssessingBioindicationwithEarthwormsinanIntensiveRuralLandscape.FINALREPORT--ECCONTRACTSTDTS3CT920065(M.G.Paolettied.),IstitutoNazionaledellaNutrizione,Rome,Italy,1997,1-15.
16.PingFang,etal.EarthwormsinagriculturallandscapeofYuanqiaoandDaqiaovillagesinSubtropicalChina.III.ANNUALREPORT--ECCONTRACTSTDTS3CT920065(M.G.Paolettied.),1996,1-11.
17.PingFang,etal.EarthwormsasbioindicatorsofthelandscapesinYuanqiaoandDaqiao.II.ANNUALREPORT--ECCONTRACTSTDTS3CT920065(M.G.Paolettied.),1995,1-5.
18.PingFang,etal.EarthwormsinagriculturallandscapesofYuanqiaoandDaqiaovillagesinSubtropicalChina.InternationalSymposium:BIODIVERSITYINAGRICULTURAL---Forasustainablefuture,(OralReport),Beijing,China,1995,P13.
19.张光军;方萍红球菌在石油烃类物质降解中的作用,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已录用(通讯作者)
20.陈静,方萍,土壤-植物系统中磷和砷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四川环境,29(6):118-121,2010(通讯作者)
21.侯艳春,方萍,张亚雷,IBAC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8(12):41-44,2010
22.马海娟,李光明,方萍,张亚雷,诺卡氏菌株C-14-1对苯酚降解特性的研究,水处理技术,34(12):43-46,2008
23.马海娟,李光明,张亚雷,方萍产碱菌株F-3-4对苯酚降解特性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31(8):4-7,2008
24.马海娟,李光明,张亚雷,方萍,诺卡氏菌株C-14-1基因工程菌ZM1对试验动物的安全性评估,安全与环境工程,15(6):33-36,2008
25.方萍,陈聿华,丘陵旱地”农-桐”生态工程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4(3):72-76,2006
26.李竺,方萍,陈玲,赵建夫快速高效堆肥处理城市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同济大学学报,33(5):649-653,2005
27.陈玲,李宇庆,赵建夫,罗崇义,方萍,李季,城市污水厂污泥快速好氧堆肥技术研究环境科学,No.3,2005
28.方萍,徐德强,张亚雷,曹微寰,朱颖冥,赵建夫,覃重军,诺卡氏菌株C-14-1中腈水解酶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5(10):1414-1417,2005
29.刘易,方萍,马利民,张亚雷,赵建夫《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低能耗易推广的污水土地处理工艺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7-5608-3139-7,2005
30.陈仲赟,方萍《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围垦活动对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带的生态影响初探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7-5608-3139-7,2005
31.周斌,方萍,张亚雷,赵建夫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化工环保,25(5):353-357,2005
32.程五良,方萍,陈玲,赵建夫城市污水厂污泥土地利用可靠性探讨,同济大学学报,32(7):939-942,2004
33.李竺,方萍,陈玲,赵建夫城市污泥重金属生物浸沥技术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增刊)Vol.26(8),2004
34.马宁,马伟,姜成林,方萍,覃重军,放线菌15个属中线型染色体和线型质粒的检测,微生物学报,43(5):666-670,2003
35.覃重军,方萍,放线菌线型复制子新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微生物学报,43(5):671-675,2003
◆教育教学类相关文章和著作
1.主编《生态学基础》(双语教材),同济大学出版社,方萍,曹凑贵,赵建夫,2008
2.参编《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陈玲赵建夫主编2004
3.方萍,“高校多媒体教学方式与效果的探讨”,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3
4.方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反馈与思考”,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3
5.方萍,“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群体特征与功能初探”,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
6.方萍,曹凑贵,“生态学定义新解”,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7.方萍,当代博士研究生群体功能的发挥与调控措施,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
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奖教金三等奖(2004)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方萍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7
相关话题/环境 导师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文萍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博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徐静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谢维刚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项雄康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宁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孙洁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沈佳琦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沈红心
职务: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所在系所(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主讲课程: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科研项目代表学术论文获奖及专利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昕
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博士/硕士导师:办公室电话:021-65982687电子邮箱:qian_xx@163.com所在系所(部门):环境学院党委研究方向:管理工程教育经历1991年7月1995年7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5年9月----1997年11月在职攻 ...同济大学师资导师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