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光明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7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博士/硕士导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办公室电话:021-65981485
电子邮箱:ligm@tongji.edu.cn
所在系所(部门):环境科学系

主要研究方向:
污染预防与控制过程研究
Processesin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
具体研究领域为:系统尺度的水资源管理研究,废弃物资源化系统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低碳社会的实现途径或低碳过程研究。
教育经历
1985年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本科毕业,获石油炼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该校石油加工系毕业,获有机化工学科硕士学位;1990年该校石油加工系毕业,获有机化工学科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起到同济大学工作至今,先后在化学系(1990-1999年)、高等技术学院(2000-2001年)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现在)工作,历任讲师(1990年)、副教授(1994年)和教授(2000年)。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先后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胶体与界面科学、催化和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污染预防与控制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化学工业区供排水网络系统优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和资源化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有关的科研工作。
担任化学系副主任(1996-1999年)、高等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常务副主任(2000-200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3-2010年),先后负责有关教学、科研、培训和研究生等管理工作。现任同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2010年-现在),负责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2005年以来担任上海市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负责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实施推进的专项课题组织、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和宣传等工作。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五”863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方政府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
在2003-2005年的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生态上海专题组”,以及2009-2011年上海“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生态上海”专题组中任组长,负责规划相关内容的组织与撰写。受聘为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UniversityofEastAnglia)环境科学专业荣誉教授和WaterandEnvironmentJournal杂志编委等职。
代表学术论文
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
代表性论文为:
  • 胜利渣油热接触改质过程的研究.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2,8(2):1-6
  • 渣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4(2):198-202
  • TiO2凝胶形成的动力学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3):347-350
  • 滴流床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动力学.环境科学.2004,25(3):53-56
  • WEEErecoverystrategiesandtheWEEEtreatmentstatusinChina.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B,2006,136:502-512
  • Hydrothermalcatalyticconversionofbiomassforlacticacidproduction.JChemTechnolBiotechnol.2008,83(3):383-388
  • Evaluationofhumanthermalcomfortnearurbanwaterbodyduringsummer.BuildingandEnvironment.2010,45(4):1072-1080
  • DiafiltrationandwaterrecoveryofreactivebrilliantblueKN-Rsolutionbytwo-stagemembraneseparationprocess.ChemicalEngineeringandProcessing.2010,49:476-483
  • Hydrothermaldecompositionofbrominatedepoxyresininwasteprintedcircuitboards.JournalofAnalyticalandAppliedPyrolysis.2011,92(1):131-136
  • Cathoderaytube(CRT)recycling:CurrentcapabilitiesinChinaandresearchprogress.WasteManagement.2012,32(8):1566-1574
获奖及专利
申请或授权专利11项,主编、参编教材4部。1996年和2009年分获上海市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1997年被评为上海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获宝钢集团优秀教师奖,2007年、2011年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2010年获国家“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表彰。



相关话题/环境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