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袁 勇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6


袁勇教授

基本情况
姓名:袁勇
出生年月及地方:1963年2月8日,云南
职务职称:教授
联系地址:上海四平路1239号123信箱
邮编:200092
联系电话:021-65980234
传真:021-65984573
E-mail:yuany@tongji.edu.cn
http://hpc.tongji.edu.cn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设计理论、土木工程高性能计算、地下工程结构维护理论、岩土工程

教育情况
博士学位(1988-199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硕士学位(1985-1988)长沙矿山研究院
本科(1979-1983)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

工作经历
2006.12-今
同济大学
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研究所所长

2004.3-今
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系主任

2002.1-今
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2000.5-2000.6
法国
南特中央大学(ENC)客座教授

2000.1-2000.5
美国
伊里诺依斯大学(UIUC)访问教授

1999.10-2000.1
香港大学
土木工程系资深研究员

1997.10-1999.10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副系主任

1996.1-2002.7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教授

1995.5-1996.5
香港大学
土木工程系高级研究员

1993.1-1996.1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1991.12-1993.1
同济大学
建筑工程系讲师

1988.4-1988.12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
长沙矿山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1983.7-1985.9
地质矿产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学会与协会
1上海建筑学会施工技术委员会委员1999~
2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1~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2003~
4中国水利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2~
5中国水利发电学会地下工程学组委员2002~
6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1998年至今
7上海市首届科技发展预测专家组成员2001年

教学经历
本科生:
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结构优化及程序设计、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研究生:
结构动力学、非线性有限元(II)、结构优化、混凝土强度理论

专著和论文

类型
专著
杂志论文
会议论文
报告

数目
4
50
30
10



荣誉和奖励
12001年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奖;
21999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31998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41998年入选上海市科委人才计划“启明星跟踪”计划;
51997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61995年上海市政府特殊津贴;
71994年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霍英东奖(三等奖);
81994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91994年获倪天增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一等奖);
101994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颁发的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111993年校优秀学生工作者;
121993年获上海市科委人才计划“科技启明星”称号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配筋混凝土早龄期约束收缩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
(2)地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耐久性与使用寿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参与
(3)城市地下空间建造技术研究,建设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7~2010.12,参与
(4)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技术,建设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7~2010.12
(5)世博园区大空间地下结构技术,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2006.10~2008.12
(6)混凝土结构系列软件,自选,1997~
(7)机群并行有限元软件,自选,2000~

已完成项目
(1)地下结构工程裂缝快速检测技术,上海市科委,2003.11~2005.12
(2)混凝土结构的早期损伤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
(3)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信息化,上海市,2002~2004
(4)数字结构静力实验室,合作,2001~2003
(5)高层钢-混凝土混合住宅的关键问题,建设部,2001~2003
(6)剪力墙大空间住宅结构应用研究,上海市,2001~2003
(7)隧道连拱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重庆市,建设部/上海市科委/中远集团,2000~2004
(8)全张力结构非线性风振理论研究,(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00~2003
(9)高性能纤维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上海市,2000~2002
(10)受施工扰动影响的土体环境稳定理论和控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2
(11)减轻工程性滑坡灾害的模糊最优策略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1
(12)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
(13)现浇墙(楼板)抗裂防渗设计施工技术,上海市,1999~2001
(14)超高层建筑附墙升降脚手架风载、架体优化和信息化管理,上海市建委,1999~2000
(15)地下室墙板混凝土整浇的温度应力和裂缝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2000
(16)现浇墙板温度应力和裂缝控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996~1998
(17)上海地区大型地下工程不同环境的影响控制和应用技术研究,上海市,1995~1998
(18)岩体耦合场分维模型及其现场识别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4~1996
(19)深基坑开挖围护体系优化与工程应用研究,上海市,1994~1996
(20)多相介质耦合场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1994~1996
(21)岩土介质随机形变场仿真模型识别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3~1994

科研成果奖
(1)超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及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
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超高层住宅小区综合设计施工技术
2003年,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3)超高层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风荷载结构分析及安全措施的研究和应用
2001年,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4)现浇混凝土强(楼板)抗裂防渗设计和施工技术
2001年,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5)上海地区大型地下工程不同环境的影响控制和应用技术研究
1999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6)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
19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7)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
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国际学术任职
1国际结构混凝土学会(fib)学术期刊《StructuralConcrete》编委2006年
2国际学术期刊《EngineeringStructures》编委2006年

国际学术交流
12003.6,英国、德国;
22002.8,韩国,ASEM;
32000.5,法国,ECN;
42000.1-3,美国,UIUC;
51999.9-12,香港大学;
61998.4-5,巴西,加拿大,ITA;
71997.7-8,美国,UIUC,UC,UOT;
81995.5-1996.5,香港大学;
91994.7-8,日本,WCCM-III;







相关话题/建筑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