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彭芳乐(Fang-LePeng)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86-21-65987532
电邮:pengfangle(AT)tongji.edu.cn
研究兴趣: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力学、地下空间规划
1965年9月生,江西人,同济大学学士、硕士,东京大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压入学会(www.press-in.org)副主席等。入选2005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和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曾在日本学习及工作近11年,长期从事岩土力学与地下空间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主持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次)。撰写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研究成果授权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曾获日本土木学会构造工学最佳论文奖、日本土木学会最高论文奖提名等。已培养毕业博士5名、硕士20余名。
国外留学至今,一直着力于砂土力学的基础性研究,曾原创性地提出了可以考虑渐进性变形破坏、加载速率突变效应等特性的砂土弹性-塑性-粘性本构理论及模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动态松弛有限元计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无加筋/加筋砂土地基、挡土结构等边值问题的变形破坏机理的定量化分析。“十一五”期间作为主要专家主持导入了日本的现代气压沉箱施工方法,完成了若干项的关键技术研究发并成功应用于上海软土地基的大深度竖井施工。“十二五”以来,作为总顾问或首席专家主持沈阳、常州、青岛等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研究或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承担若干项城市重点地区(如上海虹桥商务区等)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代表性论文(限10篇):
(1)Peng,F.L.,Kotake,N.,Tatsuoka,F.,Hirakawa,D.andTanaka,T.Planestraincompressionbehaiviourofgeogrid-reinforcedsandanditsnumericalanalysis.SoilsandFoundations,2000,Vol.40,No.3,55-74.
(2)Peng,F.L,Siddiquee,M.S.A.,Tatsuoka,.F.,Yasin,S.J.M.andTanaka,T.Strainenergy-basedelasto-viscoplasticconstitutivemodelingofsandfornumericalsimulation.SoilsandFoundations,2009,Vol.48,No.4,611-629
(3)PENGFang-Le,LIFu-lin,TANYong,andKONGKITKULW.FEMsimulationofviscouspropertiesforgranularmaterialsconsideringtheloadingrateeffect.GranularMatter,2010,12(6):555-568
(4)Fang-LePeng,Hai-LinWang,YongTan,Zheng-LiangXu,Yao-LiangLi.FieldmeasurementsandFEMsimulationofatunnelshaftconstructedbypneumaticcaissonmethodinShanghaisoftground.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SCE,2011,137(5):516-524
(5)LiFL,PengFL,TanY,etal.FEsimulationofviscousbehaviorofgeogrid-reinforcedsandunderlaboratory-scaleplane-strain-compressiontesting.GeotextilesandGeomembranes.2012,31:72-80.
(6)彭芳乐,雷亮,白小宇.砂土的双硬化特性与弹塑性本构模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2):373-381.
(7)彭芳乐,曹延波.加筋砂土挡墙筋材层数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11,33(11):1700-1707.
(8)彭芳乐,束昱,侯学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与立法问题,地下空间,1992,12(4):316-325
(9)彭芳乐,侯学渊,束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新契机-浦东新区地下空间开发构想,地下空间,1992,12(2):118-121.
(10)彭芳乐,侯学渊,陈立道.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效益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地下空间,1991:11(3):190-195.
代表性研究项目(限10项):
(1)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编号04dz12007):“现代气压沉箱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研究年限:2004/08-2006/12;
(2)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编号05SG25):“砂土地基渐进性变形破坏机理的试验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年限:2006/01-2007/12;
(3)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地下空间子课题(编号2006BAJ27B02-2):“城市地下空间建造技术研究”,研究年限:2006/11-2010/12;
(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6-0378):“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的长期蠕变机理及相关工程特性研究”,研究年限:2007/01-2009/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0679056):“基于动态松弛有限元法的砂砾土地基渐进性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研究年限:2007/01-2009/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972176):“基于应变速率内变量砂土的粘塑特性及流变本构模型研究”,研究年限:2010/01-2012/12;
(7)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地下空间课题(编号2012BAJ01B04):““城市深层地下空间与地下综合体开发技术及数字化研究”,研究期限:2012/07-2015/12;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1279132):“土工合成加筋砂土地基加载速率相关的时变特性研究”,研究年限:2013/01-2016/12;
(9)上海市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二期地下空间利用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期限:2010/01-2012/12;
(10)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城市地下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2011/06-2012/06;
【后记】
热忱欢迎有志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力学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方面研究的优秀青年报考本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欢迎在相关专业(如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力学等)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加入本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联系地址:(200092)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岩土楼329A室。
(2012年9月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