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梁发云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6

梁发云副教授
基本情况
出生年月:1976年3月籍贯:安徽
学位职称: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邮政编码:200092联系电话:021-65982773
电子邮箱:fyliang@tongji.edu.cn
研究方向
桩基础、深基坑工程、桥梁冲刷、岩土工程抗震
教育情况
●博士(2001.03~2004.04)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固体力学专业
●硕士(1996.09~1999.0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
●学士(1992.09~1996.07)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矿井建设专业
工作经历
●2007.06~至今同济大学副教授(2010.06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2007.10~2008.10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
●2004.04~2007.06同济大学讲师
●1999.03~2001.02浙江大学助教
学术兼职
●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会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期刊审稿
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LowlandTechn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岩土工程学报;等.
荣誉奖励
●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类)”,上海市科委,2010
●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同济大学,2007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软土地基复杂基础工程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2010(排名3)
●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土工试验课程新教学模式”,同济大学,2008(排名3)
●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奖励:“基础工程设计原理”,上海市教委,2006(排名5)
发表论文
在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80余篇,其中英文国际期刊7篇,SCI/EI收录30余篇。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体侧移作用下既有轴向受荷桩承载性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2008~2010(项目负责)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软土地下工程开挖对邻近桩基性状影响机理研究”,2010~2012(项目负责)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层状地基中混合型群桩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2008~2010(项目负责)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变刚度群桩基础优化设计方法与离心模型试验研究”,2009~2011(项目负责)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超大型地下空间框架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与风险评估”,2010~2012(子课题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超大跨深水基础桥梁强震灾变过程及控制研究”,2010~2013(主要成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高频度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2007~2009(主要成员)
规范编制
●主要起草人.上海市市政行业标准“城市桥梁、隧道安全保护区域技术标准(沪建交2010-511)”
●参编.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在编)”
●参编.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参编.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教学经历
●本科生课程:《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高层建筑基础》.
●研究生课程:《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
编著出版
●袁聚云,梁发云,曾朝杰,赵锡宏,等.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李镜培,梁发云,赵春风.土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陈龙珠,梁发云,宋春雨,邢爱国.防灾工程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袁聚云,钱建固,张宏鸣,梁发云.土质学与土力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相关话题/建筑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