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冯世进

同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6

冯世进副教授,博导


基本情况:
姓名:冯世进
出生年月:1978年10月
籍贯:安徽省东至县
职称学位: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邮政编码:200092
电子邮箱:fsjgly@tongji.edu.cn

教育情况:
1995.09~1999.0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学士
1999.09~2002.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
2002.03~2005.08,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5.09~2009.1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2008.12~至今,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
2010.01~2011.0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9.12~至今,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
2012.05~至今,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土的动力特性与地基振动
2、环境岩土工程
3、岩土地震工程
4、软土地基与深基础工程

学术兼职:
1、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4、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
5、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环境土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7、担任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浙江大学学报、
科学通报、振动与冲击、Geotechnicalandgeologicalengineering、
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等期刊审稿专家。

荣誉与奖励:
1、获得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资助计划”,同济大学,2006年
2、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优秀学术论文奖,2006年
3、获得上海市首届“晨光学者”荣誉称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2007年
4、获得“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同济大学,2008年
5、获得上海市现代建筑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
6、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六
7、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三
8、获得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2009年
9、获得同济大学教学奖励金二等奖,2009年
10、获得“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
11、获得2011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第一名,2011年
12、获得2011年度同济大学“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11年
13、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资助计划,2011年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地震作用下考虑衬垫影响的垃圾填埋场动
力响应特性及永久变形(41172245),2012.01-2015.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垃圾填埋场气体渗透特性与三维运移规律
研究(41072201),2011.01-2013.12.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垃圾填埋场沿底部衬垫界面失稳破坏机理
研究(50708079),2008.01-2010.12.
4、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资助项目:垃圾填埋场渐进累积破坏机理研究,
2008.01-2010.12.
5、主持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垃圾填埋场衬垫界面本构模型研究,2008.01-2009.12.
6、主持上海市教委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考虑软化特性的土工织物界面剪切
破坏研究,2008.09-2010.09.
7、主持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科研课题:高能级强夯地基加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2010.01-2011.03.
8、主持光华同济大学土木学院交叉基金项目:垃圾填埋体中水、气运移规律及耦合作用
机理研究,2009.11-2012.11.
9、主持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资助项目:楔体法分析垃圾填埋场失稳破坏
研究,2007.01-2008.12.
10、主持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科研课题:高能级强夯与预处理动力固结法加固机理研究,
2006.1-2006.12.
11、主持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的关键技术
和设计理论调研分析课题,2007.5-2007.12.
12、主持上海市植物园泵站改建及河道移位工程上水管线监测与分析课题,2008.4-2008.7.
13、主持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顶管工程周边房屋及管线监测与分析课题,2008.2-2009.2.
14、主持上海市徐汇区桃江路顶管工程周边房屋及管线监测与分析课题,2007.12-2008.12.
15、主持上海市淀浦河截污工程龙州路段房屋监测课题,2007.3-2007.5.
16、主持上海市徐汇区关港截污工程管线周边房屋监测课题,2007.3-2007.5.
17、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饱和地基低频振动波阻板主动隔振研究,2009.01-2011.12.
18、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饱和层状地基Rayleigh波散射及屏障隔振,2007.01-2009.12.
19、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高频重载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
2007.12-2010.12.
20、参加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科研项目:废弃工程泥浆固化技术研究及其在垃圾填
埋场的工程应用,2007.08-2008.10.
21、参加T06工程专项工程防微振测试与动力分析研究,2006.01~2008.04.
22、参加湖州高芯集成电路生产厂房防微振测试与动力分析研究,2006.08~2008.08.
23、参加破碎岩体大跨公路隧道施工信息反分析工程应用研究,2005.06~2007.06.

主要科研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余篇,近年来发
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如下:
1、Shi-JinFeng,Li-YaGao.Seismicstabilityanalysesforlandfillcoversystemsunderdifferentseepage
buildupconditions,EnvironmentalEarthSciences,2012,66(1):381-391.(SCI/EI)
2、Shi-JinFeng,Wei-HouShui,KeTan,Li-YaGao,Li-JunHe,Fieldevaluationofdynamiccompactionon
granulardeposits.JournalofPerformanceforConstructedFacilities,ASCE,2011,25(3),241-249.(SCI/EI)
3、Shi-JinFeng,Li-YaGao.Seismicanalysisfortranslationalfailureoflandfillswithretainingwalls,Waste
Management,2010,30(11):2065-2073.(SCI/EI)
4、Shi-JinFeng,Wei-HouShui,Li-YaGao,Li-JunHe,ApplicationofHighEnergyDynamicCompaction
inCoastalReclamationAreas,MarineGeoresourcesandGeotechnology,2010,28(2):130-142.(SCI/EI)
5、Shi-JinFeng,Wei-HouShui,Li-YaGao,Li-JunHe,KeTan.Fieldstudiesoftheeffectivenessofdynamic
compactionincoastalreclamationareas,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2010)69:
129–136.(SCI/EI)
6、Shi-JinFeng,Yun-MinChen,Li-YaGao,Guang-YunGao.Translationalfailureanalysisoflandfillwith
retainingwallalongtheunderlyinglinersystem,EnvironmentalEarthSciences,2010,60(1):21-34.
(SCI/EI)
7、Guang-YunGao,GangShi,Shi-JinFeng,etal.3Danalysisofin-filledtrenchaspassivebarriersforground
vibrationisolation,ScienceinChinaSeriesG: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2008,51(10),1573-1585.
(SCI/EI)
8、Shi-JinFeng,Li-YaGao.AnalysisofTensionofGeomembranesPlacedonLandfillSlopes[A].Geosynthetics
in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Proceedingofthe4thAsianRegionalConferenceonGeosynthetics
[C],Shanghai,2008,558-563.(ISTP)
9、Shi-JinFeng,Wei-HouShui,Hua-GengHao,Guang-YunGao.AttenuationofGroundVibrationCausedby
HighEnergyDynamicCompaction[A].The3r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nvironmentalVibrations.
[C],Taipei,2007,243~248.(ISTP)
10、Shi-JinFeng,Guang-YunGao.Mechanicalpropertiesofmunicipalsolidwasteandlandfillslopestability
Analysis[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andtheEnvironment[C],Abujia,2006.9.
11、Guang-YunGao,Shi-JinFeng,BenZhao,ChangQiu.Scatteringofrayleighwavebyirregularmulti-obstacles
inelastichalf-space[A].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echanicalWavesinSolid[C],Hangzhou,2006.6
12、冯世进、李夕林、高丽亚,不同降雨模式条件下填埋场封顶系统最大饱和深度,岩土工程学报,2012,
34(5):924-930.(EI)
13、冯世进、水伟厚、梁永辉,高能级强夯加固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现场试验,同济大学学报,2012,40(5):
679-684.(EI)
14、冯世进、李夕林、高丽亚,垃圾填埋场封顶系统最大饱和深度的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11,44(S2):157-
160.(EI
15、席永慧、冯世进,粘质土壤的膜性能研究进展,同济大学学报,2009,37(2),187-191(EI
16、冯世进、陈晓霞、高广运、张建新,迭代的增量法分析地下连续墙的受力性状,岩土力学,2009,
30(1),226~230(EI
17、冯世进、高广运、郭星宇,大直径扩底墩考虑尺寸效应竖向承载性状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4(5):840-846.
18、冯世进、高丽亚、王印.垃圾填埋场边坡上土工膜的受力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0):
1484-1489.EI
19、冯世进、高广运、艾鸿涛、李卫华,邻近地铁隧道的基坑群开挖变形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8,
30(Supp),112-117.
20、高广运、高盟、冯世进,无限弹性介质中隧道内爆炸动力响应的解析解西北地震学报,2008,30
(2):124-127
21、高盟、高广运、冯世进、余志松,基坑开挖引起紧贴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控制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008,30(6):818~823EI
22、高广运、冯世进、李鸿博,卵砾石层中隧道考虑松动圈的位移反分析及应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4(1):57~61.
23、冯世进、高广运、陈云敏、孔宪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强度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
26(3):560~566EI
24、冯世进、陈云敏、高广运,垃圾填埋场沿底部衬垫系统破坏的稳定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7,
29(1):20~25EI
25、冯世进、陈云敏、高广运,垃圾坝和界面强度对填埋场沿着底部衬垫系统滑动的影响,岩石力学与
工程学报,2007,26(1):149~155EI
26、冯世进、高广运、郭星宇、陈晓霞,尺寸效应对大直径扩底墩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土木工程学报,
2007,40(S1):27~30
27、冯世进、陈云敏、高丽亚,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剪切强度机理及本构关系,岩土力学,2007,28(12),
2524~2528EI
28、高广运、冯世进、李伟、郑建国,二维层状地基波阻板主动隔振分析,振动工程学报,2007,20(2):
174~179EI
29、高广运、冯世进、李伟、郑建国,三维层状地基竖向激振波阻板主动隔振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7,
29(4):471~476EI
30、高广运、郭星宇、冯世进、娄荣祥,粗砂层上扩底墩竖向承载性状的数值模拟,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3(2):311~315.
31、高广运、李志毅、冯世进,秦沈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实测与分析,岩土力学,2007,28(9):
1817-1822EI
32、李志毅、高广运、冯世进、时刚,分层地基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7,35
(7):909-914EI
33、陈云敏、冯世进、孔宪京、唐晓武,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力特性及参数确定,土木工程学报,2006,
39(5):90-95.EI
34、翟杰群、高广运、冯世进,双排钻孔桩-搅拌桩复合围护结构位移计算方法,岩土工程学报(增刊),
2006,28:1517~1521EI
35、柯瀚、冉龙、陈云敏、冯世进,垃圾体渗透性试验及填埋场水文分析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6,28
(5):631-634EI
36、冯世进、陈云敏、孔宪京、邹德高,城市固体废弃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5,27(7):
750~754EI
37、冯世进、周子范、陈云敏、詹良通,城市固体废弃物剪切强度参数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5,39(7):
987~991EI
38、柯瀚、陈云敏、冯世进,考虑生物降解的填埋场封场后沉降分析模型,浙江大学学报,2005,39(8):
1212~1216EI
39、冯世进、柯瀚、陈云敏、郑建国,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4,
26(1):110~114EI
40、冯世进、陈云敏、郑建国,关于“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讨论的答复,岩土工程
学报,2004,26(5):722~723
41、冯世进、陈云敏、刘明振,成层土中粘弹性桩纵向振动分析及工程应用,中国公路学报,2004,17(2):
59~63
42、冯世进、柯瀚、陈云敏,郑建国,成层土中粘弹性变截面桩纵向振动分析及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3(16):2798~2803
43、冯世进、周子范、陈云敏、唐晓武,施工质量对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影响,中国市政
工程,2004(5):48~50
44、童立元、冯世进、刘松玉,卵砾层中大跨浅埋隧道开挖变形监测与反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
,3(6):1363~1367.
45、李卫华、冯世进、水伟厚、何立军、高广运,强夯引起的地面振动测试与分析,第25届全国土工测试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430~434,2008.
46、冯世进、高丽亚、陈云敏等.卫生填埋场沿底部衬垫系统失稳破坏研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
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重庆,2007,714~719.
47、冯世进、陈云敏、柯瀚、唐晓武,垃圾填埋场封顶系统地震稳定性分析,第九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
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2003,1206~1211
48、冯世进、陈云敏、孔宪京,城市固体废弃物抗剪强度特性研究,第八届全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成都,2004,773-776
49、冯世进、陈云敏、孔宪京、高广运,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动力特性和动强度试验研究,第七届全国土动
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2006,82~86.

专利授权:
1、反力式大尺寸城市固体废弃物压缩试验仪,专利号ZL200720073674.x(排名第1)
2、堆载式大尺寸城市固体废弃物压缩试验仪,专利号ZL200720073675.4(排名第2)
3、大型污泥垃圾混合物压缩固结试验仪,专利号ZL200820146773.0(排名第1)
4、强夯置换法室内模型试验装置,专利号ZL200910201500.0(排名第2)

参编规范:
1、参编国家技术规程《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2009.

教材出版:
1、高广运、时刚、冯世进.软土地基与深基础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研究生课程:《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外语》

研究生培养:
1、2004级硕士:赵本、郭星宇、翟杰群、杨长城;(联合指导)
2、2005级硕士:郝华庚、艾鸿涛、王印、张婧;(联合指导)
3、2006级硕士:方春平、何占坤、李卫华、王振;(联合指导)
4、2008级硕士:胡斌、杨德志;(联合指导)
5、2009级硕士:李夕林(已毕业,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工作);
6、2010级硕士:李东坡、张旭、郑永磊;
7、2011级硕士:程冬、李鑫、蒋文奎
8、2012级硕士:沈阳、邓英军、焦阳
9、2013年拟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3-4名,欢迎报考






最后更新:2012年06月

相关话题/建筑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