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于再清,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海南省旅文厅厅长孙颖、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为奥运喝彩组委会、上海体育学院师生、恒源祥集团、杨浦社区居民代表等参加活动。
正当其时 奥林匹克学院揭牌成立
值此国际奥林匹克日到来之际,经过精心筹备,经国际奥委会学术中心批准,上海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正式成立。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共同为学院揭牌。于再清对于奥林匹克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上海体育学院能继续发挥在体育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上体方案。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学术中心主任玛利亚·博格纳发表了视频致辞,她祝贺上海体育学院建立的新机构,加入国际奥林匹克学术与研究的大家庭。上海体育局局长徐彬在讲话中指出,奥林匹克学院的成立,将推动更多人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健身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在竞技中获取精神文化,让运动成为完善自我的方式,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在致辞中指出,国际奥委会相关机构批准在我校设立“奥林匹克学院”。这既是充分信任和肯定,更是责任与担当。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奥林匹克学科平台、育人平台、智库平台和交流平台的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推动奥林匹克学院发展。我们将持续推动中国奥林匹克学学科建设发展,充分发掘体育蕴藏的育人价值、社会价值和竞技价值,科学倡导运动促进健康,着力构建高水平奥林匹克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合作交流体系。




奥林匹克学院是上海体育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学院筹建了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团队和学术委员会,预计将开设奥林匹克学通识课程,与国际奥委会合办面向全球招生的奥林匹克研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项目,建设奥林匹克评估中心等。它的成立旨在推动奥林匹克学高质量发展,建立高水平奥林匹克特色智库,建立奥林匹克学、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奥委会及其所属机构建立稳定高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并建立高水平中国特色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基地。
积极备战 上体健儿即将出征奥运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也是一个国家展示竞技体育成绩的最高舞台。近年来,上海体育学院培养的奥运健儿共获得14枚奥运奖牌,他们代表中国征战赛场,闪耀世界。

东京奥运会即将要拉开帷幕,各支队伍整装待发。今年,上海体育学院男子重剑、女子橄榄球、女子马拉松、男子拳击四个项目运动员进入了奥运大名单,身处集训队的他们正在积极备战。在活动现场,男子拳击运动员胡建关、男子重剑运动员王子杰、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李芷萱、女子橄榄球队运动员吴建红,刘潇倩,谷瑶瑶,郑文艳通过视频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们的备战生活,对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征程,他们信心满满,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能够为祖国争光,为奥运喝彩。

五环旗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一副由中国传统织锦工艺——绒绣而制作的五环旗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海南省旅文厅厅长孙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国家非遗上海绒绣国家级传承人李蔷共同起针,希望能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传播奥运精神。五环旗制作完成后将收藏在体育教育博物馆中,继续承担传播奥运文化的使命。
服务奥运 上体人为奥运贡献科技力量
多年来,上海体育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在科技服务奥运领域默默耕耘,取得了一系列傲人成果。作为一所南方高校,依托学校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上海体育学院承担了13项“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和课题,立项经费总额近6000万元。其中,刘宇教授团队“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示范成果受到央视和新华社的关注,项目团队积极对接我国多支冬季项目国家队和训练基地,全面开展相关科技攻关研究与科技支撑服务,并在跳台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速滑、花滑等项目的运动训练测试、运动损伤预防、护具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筹备工作期间,科研人员向总书记汇报了该团队利用人工智能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的相关研究成果。


“为奥运喝彩”绘梦行动发起人黄建南向上体奥运攻关团队代表徐昕老师赠送了撰写上体校训——“身心一统 兼蓄竞攀”的书法作品。恒源祥集团董事长陈忠伟向上体奥运攻关团队代表刘宇老师赠送奥运会成员国及地区全套徽章。
在科技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上海体育学院将继续发挥“双一流”学科的优势,为北京冬奥贡献科技力量,为中国冰雪插上科技翅膀。恒源祥一直致力于奥林匹克体育事业的发展,先后赞助过多届奥运会,现如今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赞助商。作为长期支持奥运事业发展的企业,2020年开始,恒源祥与“为奥运喝彩”携手将“恒爱行动”带进了我国多个地区,致力于普及冬奥文化。
服务保障 上体护航国家队奥运集训
上海体育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国家队训练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保障服务。目前,三人篮球、钢架雪车、障碍追逐滑雪国家队正在上海体育学院积极备战。学校协调各单位的力量,落实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最全面的场地、器械、食宿条件,确保球队集中精力备战训练。经过近3年的服务保障工作,上海体育学院已经成为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常设集训基地,为三人篮球国家队提供训练、科研、教育保障。2019年,中国女篮获得女子三人篮球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篮球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绿瓦大礼堂内,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为正在上海体育学院集训三人篮球、钢架雪车、障碍追逐滑雪国家队队员代表赠送奥运接力棒,并送上寄语,希望中国队能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讲好奥运故事 上海体育学院奥运争光系列思政课开讲
活动当日,上海体育学院正式推出奥运争光系列思政课,首讲由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于再清主讲。

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国际乒联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玮玮,上海体育学院学生、科技冬奥团队成员代表庄薇以座谈的形式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奥运体验和未来希冀。

接下来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上海体育学院将邀请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员官员,退役奥运冠军、现役奥运选手、奥运冠军教练、奥运科技攻关团队等代表,围绕中国百年奥运奋斗历程、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弘扬等主题,定期在竞攀书院、马克思书房授课,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体育奋进之路和奥运争光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示体育人的坚定信念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探索,上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献礼建党百年。
趣味体验 社区居民与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奥运嘉年华
围绕奥运会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的宗旨,一场以乐在参与为主题的运动嘉年华在上体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举行,场地内有旱地冰壶、花式旱地冰球、足球绕杆射门等奥运相关趣味运动项目供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参与体验。除了参与趣味运动项目,参与者还可以实地参观刚刚投入试运营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体验运动促进健康项目,这也是上海体育学院正在推进的“党史学习教育”当中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上体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是围绕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旨在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立的体医养、产学研用一体化市民大众健康服务机构。



为奥运喝彩 奥运相关展览亮相体育教育博物馆
活动当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中国百年奥运图片展》和《为奥运喝彩——奥林匹克艺术展》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博物馆亮相。


图片展展示了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在奥运赛场上实现的巨大飞跃,一幕幕珍贵镜头和一幅幅珍贵画面以图片的形式被定格,唤起中国人共同的奥运回忆。艺术展相关展品由“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提供,主要包括奥运运动项目雕塑和奥运火炬。奥运运动项目雕塑由西班牙著名雕塑艺术大师罗莎·萨拉,受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委托创作,以奥林匹克为主题,历时10余年,以艺术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为38个奥运运动项目创作雕塑。

在即将迎来党的百岁华诞之际,学校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展系列研讨、宣讲,同时依托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寻访活动,赓续精神血脉。活动中,我校暑期宣讲和红色寻访也正式启动,领导班子初心宣讲团代表潘勤、老党员传承宣讲团代表王秉尧、红色体育教工宣讲团代表胡德平、绿瓦青年讲师团代表洪圣艺一起推杆共同启动相关活动。
活动中,曾经登上奥运舞台的花样跳绳队,学校教工健美操队、学生合唱队也带来了精彩表演。



据悉,“为奥运喝彩”是国际奥委会批准并主办的文化体育项目,旨在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通过奥林匹克的舞台,运用体育文化这一国际性元素的多元表达,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艺术。
在北京冬奥会周期内,为奥运喝彩组委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场青少年体育文化宣传活动,组委会将通过这一系列的体育文化宣传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学习奥林匹克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
[作者/宣传部综合 摄影/刘思琪等]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