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詹萌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从学科专业特色出发,多层次、全方位推出多项重要举措,有力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系列丛书”的申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的重视,每次申报工作都能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希望今后各位学者专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接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继续密切关注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笔耕不辍,使体育文化在体育发展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积极弘扬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发展作出卓有成效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传播中华体育精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何元龙在会上表示,上海体育学院深化内涵建设成果喜人,“体育文化系列丛书”是上海体育学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手打造的精品项目,每一本专著都代表着该系列的思想性、品牌性,今后希望在著作的选题、内容的策划、产品的宣传推广、文化品牌的打造等方面再深入合作,联手打造更广阔的体育文化平台。
各位与会教授、专家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体育文化丛书建设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体育文化系列丛书”体现了我校内涵建设的先锋性和引领性,在体育学术界走在了前列,适应当下中国文化发展潮流,体现了一流体育大学的办学水平。与此同时,各位专家学者也为“体育文化系列丛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选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随后,“体育文化系列丛书”专著作者代表向学校图书馆以及参会学生举行了赠书仪式。


会上,匡淑平介绍了体育文化丛书建设概况。2012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会议精神,同时为主动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学校下发《上海体育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通知、《上海体育学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上体院院字〔2012〕43号),按照学校精神,体育学术精品工程作为我校文化建设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启动。“体育文化系列丛书”截至2017年共出版了10本著作。这套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是我国第一套体育文化丛书。已出版的10本书如下:路云亭《现代足球:人类动作影像的终极美学》、《文明的冲突:足球在中国传播》;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戴国斌《中国武术的文化生产》;黄聚云《文化城镇化视角下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杨小凤《城市民间体育文化发展研究》;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张业安《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理论与实践》;刘兵《教练之道》;龚正伟《体育文史哲钩沉》。


今后的“体育文化系列丛书”建设,将在学校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职能部门以及上海人民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富有体育特色且体现时代引领性和理论创新性的文化建设成果,切实增强我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文化动力,增强我校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体育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贡献度。
[作者/杨妍妍 摄影/王卫逸]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