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业武在讲话中首先对上海体育学院65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对上海体育学院65年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表示敬意,同时感谢上海体育学院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他指出,体育院校发展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十九大所确定的新时代、新矛盾、新战略、新部署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新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要通过深化改革提升学校内涵质量;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推进协同创新、融合发展;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学校发展;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他同时表示,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要紧紧依靠各体育类院校,发挥各院校的优势与作用;将搭建好为各体育类院校服务的平台,共同携手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曹卫东从“方位”“方向”和“方法”三个角度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要发挥好新时代体育的作用与功能。从方位来看,要把握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接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要对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进一步明确改革发展的方位。从方向来看,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从经验到科学、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从方法来看,要推动高端化,培养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端体育人才;要推动协同化,推动校内外协同;要推动国际化,切实提升办学定位。

戴健在发言中指出,“十二五”以来,学校始终聚焦“发展、质量、特色”三大主题,以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目标,着力优化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体系,构建支撑国家体育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一流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高端体育人才和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国际国内统筹发展的开放办学模式,打造高端体育人才特区、高峰体育学科特区、体育高等教育特区和体育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特区,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学校将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体育发展的“中国声音”;立足中国打造“世界标准”,为世界体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坚持体育为本,推动“特色发展”,向世界展示体育高等教育的“上体模式”。

陈佩杰从人才培养、科技助力、对接国家战略和国际化等方面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思考如何发展好体育高等教育。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应用型高端体育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以中国乒乓球学院、中国篮协篮球学院等项目学院为平台和抓手,要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技助力奥运,要明确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必须要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助力奥运工作,协同推进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通过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带动人才培养。体育要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体医结合、康体融合。在国际化方面,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在交流发言阶段,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学校与会领导,分别结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体会,围绕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本科教育等有关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作者/蒋啸天 摄影/朱浩 王瑾]
[报送单位/院办]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