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表演学
2012年9月28日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顺序)
孙惠柱男,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剧作家、导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主任,人类表演学旗舰学刊纽约《戏剧评论》(TDR)联盟编辑,英国大学戏剧联合会学刊《戏剧及表演研究》顾问编委。
1969年赴江西插队,77年考入大学中文系,79年考入上戏读研,81年获文学硕士留校。84年赴美,85年获纽约州立大学人文硕士,90年获纽约大学人类表演学博士。在北美四所大学教授世界戏剧及剧作、表演、人类表演学等课程十年,199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并任导演,1999年回国任教。
主要研究领域:人类表演学、跨文化戏剧、戏剧叙事学。著作有《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摹仿什么?表现什么?》、《社会表演学》等;主编《人类表演学系列》(TDR中国版)丛书;150余篇中英文论文发表于中、美、加、英。剧作《中国梦》、《挂在墙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与好女人》、《排队》、《苏州河北》,越剧《心比天高》、《海上夫人》,京剧《王者俄狄》、《朱丽小姐》、《红楼佚梦》等在中、美、日、新加坡、韩、挪、法、西、德、英、印、罗、伊朗、爱尔兰、瑞典、意大利演出;策划编导国际项目《孔门弟子》戏曲系列剧,已在韩、印、美、意大利、保加利亚演出,并吸引各国演员参与演出;导演作品包括:《贵妇还乡》、《排队》、《美狄亚》、《高加索灰阑记》、《苏州河北》。
招生方向:社会表演学
张生泉 男,教授
1980年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至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先后任团委书记、表演系书记等职。曾任静安区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现任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特别成员、上海市教委特聘教师人文素养培训专家、上海市演讲与口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兼高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宣传部部长、教授,社会表演学硕士生导师。
发表的专著有:《先知的足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与人合作)、《教育戏剧的实践和探索》(主编);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话剧表演特征的现代人文阐释》、《论“教育戏剧”的理念》等数十篇;公开发表的网络评论有:“奥运改变中国什么”、“好作文不是被训练出来的”(分获上海市第九、十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等数百篇。参与了 2004年以来大部分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主持了上海市大学生戏剧艺术实践基地一至十四期培训班、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培训。
先后赴美、英、澳等国参加戏剧演出等交流活动。2008年,出席由台湾艺术大学举办的“教育戏剧与剧场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招生方向:人类表演学
沈亮 男,副教授
1999年获得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和电影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影视、戏剧管理和教育方向的教学和实践。
影视方面主要开设课程有《编剧基础》、《电影编剧》、《电影观念史》、《类型电影》、《电影美学》。出版教材《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主要编剧作品有话剧《再见吧,妈妈!》,电视电影《烈火青春》,电影《扣宝和99条放生的鱼》。
戏剧管理和教育类方面主要开设课程有《戏剧管理》、《戏剧市场营销》、《文艺活动策划和管理》、《戏剧教育心理学》。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全国艺术学科课题《上海大世界——都市化进程中的综合娱乐文化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研究》。
招生方向:人类表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