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电影学

上海戏剧学院 /2013-05-05


电影学

2012年9月28日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顺序)
厉震林 男,教授
1965年生,文学(戏剧学)博士,博士后。2004年获得教授任职资格。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影视戏剧学会副会长。曾任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黄河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
  出版个人著作九部,主编出版著作十二部,发表论文一百八十余篇,独立承担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社科基金等9项科研项目,主持承担完成4项科研项目,拍摄四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开漳圣王陈元光》等,出版《童年方舟——厉震林剧作选》。影视作品和论文曾经四次荣获“金鹰奖”、九次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另外曾获 “田汉奖”、“王国维奖”、“曹禺奖”、全国戏剧文化奖、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奖等三十余项奖项。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影视、广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高校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年鉴》编辑委员会委员。
招生方向:电影文化研究、广播电视编导
 
 汤逸佩 男,教授    
戏剧文学系副主任,博士。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曹禺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话剧、叙事学和影视理论。近年来发表的学术成果有专著《叙事者的舞台》(获第九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戏剧演出叙事学》,学术论文《叙事者的出场——中国话剧舞台叙事观念的转变》、《时间的扭曲》、《空间的变形》等,戏剧评论《完美的解构——评林兆华导演〈赵氏孤儿〉的舞台叙事》、《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评陈薪伊导演的话剧〈李亚子〉》等,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新中国话剧史》(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戏剧情境与设计的开发与应用》(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传播学研究》、《中国话剧史论研究》、《戏剧电影叙事学研究》、《二十世纪美学研究》等。
招生方向:中国话剧史论、电影文化研究
 
杨剑明 男,教授
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出版学术著作《曲话文体考论》、《艺术美学“集合论”》,发表学术论文约六十万字。
获得重要学术影响和评价的本人代表性成果有:《曲话文体考论》,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年)《论汤显祖的美学生命观》,入选中国汤显祖研究会首届年会大会宣读论文,及其论文集(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2002年5月版);系列学术论文《论类型理论在西方的美学渊源——柏拉图隐含不显的“第三者”思想解读》(上篇)、(中篇)、(下篇)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6月5日《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外国文艺理论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课题组)评价为“基本义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等。
目前,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家重点学科项目:戏剧戏曲学创新团队(舞台创新与京昆艺术研究基地建设);教育部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项目。
招生方向:电影文化
 
侯咏 男,教授
    电影电视学院电影系主任。国家一级电影摄影师。北京电影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电影家
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导演委员会会员。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
中国摄影艺术学会会员。曾任深圳市文联委员、深圳市影视家协会名誉主席。曾获得中国文
联“德艺双馨”代表。
    多年从事专业影视摄影、编剧及导演创作,其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的作品奖和个人
奖。曾因影片《孙中山》、《晚钟》、《鸦片战争》和《我的父亲母亲》的摄影创作,四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 
电影导演作品有:《天出血》、《茉莉花开》和《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其中《茉莉花开》获得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传媒大奖一最佳剧情片、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及第5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观客奖。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
    电视剧导演作品有:《卧薪尝胆》、《闯关东(中篇)》、《天下无贼》和《愤怒的摄影师》等。其中《卧薪尝胆》获得第二届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长篇电视剧奖、最佳摄影奖。
     招生方向:影视摄制
 
胡雪桦 男,教授
著名导演、教授、“东方学者”、“****” 特聘专家,上海文化基金会专家; 美国电影、戏剧工会会员,美国纽约YI剧院董事。 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电影导演硕士和夏威夷大学导演博士学位。导演电影《神奇》《喜玛拉亚王子》《夏威夷传奇》(科波拉监制)《兰陵王》等,在国内外获多个重要奖项,世博2010上海馆总导演艺术总监。现任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
在美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Hus Entertainment后,于2005年回国成立“胡氏文化传媒”。2006拍摄了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电影《喜玛拉亚王子》被国外影评人誉为“改编得最为成功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获美国莎士比亚协会特别嘉奖;入选金球奖和洛杉矶国际电影节(AFI)“世界电影”,获得意大利Calabria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大奖,美中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天使奖”奖项。纽约Rubin Museum收藏了此片。 2012年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广电总局授予的“中国电影走出去十佳电影”。
他创意下的2010世博上海馆被誉为“最令人震撼的感官经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音乐剧“成长的快乐”获得白玉兰奖和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一等奖。由他担任导演的上影新片《神奇》(中美合作电影)将于近期上映。他创建的“米亚MIA艺术中心”将是国内首个研究21世纪新型艺术形态的实验基地。
 
高信玉 男,教授/一级摄影(像)师
又名:高子逸。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理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摄影摄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文学学士。
个人曾获得:第三届上海"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电影《留守女士》获第一届中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优秀摄影师”提名;宽银幕电影《走出地平线》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提名”;电影《红河谷》获中国华表奖“最佳技术奖”,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提名”;电视连续剧《走过旧金山》获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摄像提名奖”;电视连续剧《走过旧金山》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摄像奖”;《留守女士》获16届埃及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字塔奖”;宽银幕《走出地平线》上下集,获199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最佳故事片奖”,获上海第二届农民电影节“腾飞奖”;《可爱的中国》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电影频道传媒大奖”评委会奖; 2012年9月获第12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电影奖;2010年“世博”上海馆3D环幕展示片“上海之旅”中方摄影指导。
招生方向:影视摄制
 
詹新 男,教授
国家一级录音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上海文联委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杰出青年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荣获:上海“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
在已录制的70多部国内外影片、大量电视剧及舞台演出,发表了大量的影视声音论文,其中电影:《阙里人家》获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第三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奖电影录音一等奖;《红河谷》获96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电影技术奖、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奖、第5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奖电影录音二等奖;《兰陵王》获第4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奖电影录音一等奖;《理发师》获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视听效果奖;《紧急迫降》获9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电影技术奖;《可爱的中国》获第3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特别奖;《阮玲玉》获第2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录音提名奖。《宝莲灯》国内第一部DTS数字六声道立体声影片(1999年摄制);译制片《天地大冲撞》上海第一部DOLBY DIGITAL数字六声道立体声影片(1998年摄制)。
    招生方向:影视摄制
 
刘志新 男,副教授
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实验室艺术总监。策划导演新媒体舞蹈诗《极境》、《文明·图腾》、新媒体舞台艺术设计《拓印》、大型多媒体建筑投影《红楼@梦》、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多媒体情欲悲剧《榆树下的欲望》、多媒体情景朗诵剧《红色箴言》、经典交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型多媒体音乐剧《张国荣·负距离接触》、方言喜剧《七十二家房客》、电视电影《我爱杰西卡》等;专著有《读解电影表演》,发表了《用声音写作》、《欲望与失控的欲望》、《拼贴现实,克隆梦幻》、《通向大众的戏剧之路》、《数字化导演艺术创作》、《当代戏剧导演教育》、《荒诞戏剧的戏剧语言》、《交往的戏剧空间》、《戏剧·情境·哲理》等多篇学术论文。
      2012、2008、2007年三次荣获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创新奖,2011年获上海设计展“设计铜奖”、2010年获上海市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优秀创意奖,2006年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2006年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动画片奖”,2005年获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导演奖,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招生方向:数字艺术设计、影视导演
 
方 虹 男,副教授
个人创作:自1984年至今,独立导演了《金色少年》、《星星曲》(兼编剧)、《飞翔的秘密》、《风雨行》、《苦爱》、《爱之结》等近100部集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编剧(联合)了电影故事片《狐裘迷案》(上海电影制片厂1989年摄制)
主要科研项目: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项目之“制作系列课程”项目负责人;上海市重点课程《电视导演理论与技巧》项目负责人、主讲教师。文字出版:《电视导演学教程》(上海戏剧学院重点教材,即将出版);1995年至今,发表了超过15万字的论文、教材等学术性文字。担任评委:第1、2届华语大学生影视作品展评委; “第6届台北电影节·国际学生影展”国际评审,并发表专题演讲。
指导创作:自1999年至今,指导了大量学生DV短片作品,其中先后有10多部,分别获釜山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最佳短片大奖、夏威夷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最佳短片大奖、第17届德国德累斯顿国际电影节入围等。
招生方向:电影导演
 

相关话题/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