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报考生命学院2014年博士研究生!
一.生命学院复试分数线:
报考类别 | 学科类别 | 外国语成绩 | 专业基础课成绩 |
全日制非在职 | 生物学 | 50 | 50 |
同等学力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 生物学 | 50 | 60 |
*生命学院不接受校内外调剂。
二.资格审查(只有公开招考和入学申请学生需要参加,硕博连读不需要)
时间:2014年4月21日,上午8:00到8:30
地点:生物药学楼树华多功能厅
资格审查需携带材料:
材料一(以下材料需提供原件查验,但不需要上交,同时提交复印件一份):
1.准考证;
2.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
3.历届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或者应届生的学生证原件。
材料二(以下材料需上交学院备份)
1. 历届生需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考生应事先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进行学历验证---我院不提供办理方法咨询,请考生自行认证。
2. 历届生需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考生应事先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进行学籍验证---我院不提供办理方法咨询,请考生自行认证。
3.持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考生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应事先办妥认证手续---我院不提供办理方法咨询,请考生自行认证。
4.考生报名登记表(网报打印)
5.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
6.两封推荐信(原件)
7.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8.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9.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获奖证明等复印件(此项如果有就提交,没有就不交)
以上材料必须在“资格审查”时交教务办老师,材料不齐或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面试。对不符合条件或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应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三. 笔试时间地点:
笔试时间:2014年4月21日 上午8:30 至11:30
2014年4月21日 下午13:30 至16:30
笔试地点:生物药学楼树华多功能厅
公开招考考生只需参加下午专业课二笔试
四.面试时间和地点:
面试时间:2014年4月22日 上午9:00开始
面试地点:生命学院
五.录取原则
1.按照学科和所报考导师的考生(包括公开招考、入学申请制和硕博连读考生)的初试总成绩及复试总成绩之和进行排序。其中,入学申请制和硕博连读的考生仅以复试成绩排序。
2.导师按照其本年度博士生招生指标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原则上,录取考生所对应的招生指标不再变更,导师承担相应指标的博士生资助费用(即助研津贴和培养费)。
3.复试总成绩在180分以下(不含180分)者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4.政审或体检(所有复试考生都必须进行体检,具体时间、地点及安排另行通知)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5.通过复试的考生,因受导师招生指标限制而不能录取的,可以允许其在相同学科、专业内选择其他导师进行调剂录取。原则上,考生不能跨学科、专业和跨学院(系)调剂录取,招生指标由接收导师提供。
六. 重要说明:
请所有参加复试的所有同学,看到此通知后,发邮件到 liuweiyu@sjtu.edu.cn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确认。邮件标题:“姓名:XXX,报考导师 :XXX,我已看到通知,我会准时参加博士招生面试和体检。”
七.关于体检:
面试考生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体检,具体事宜以研究生院研招办网站http://yzb.sjtu.edu.cn/home.ahtml 为准。
八、招生计划
简章公布招生计划 |
追加计划 |
已录取“本科直博”计划 |
已录取“入学申请”计划 |
现可用招生计划 |
58 |
4 |
4 |
19 |
39 |
九. 复试名单:(具体面试分组见教务办当天张贴通知)
1、公考招考名单:
2、硕博连读名单
3、入学申请制名单
十、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单列
简章公布招生计划 |
追加计划 |
已录取“本科直博”计划 |
已录取“入学申请”计划 |
现可用招生计划 |
7 |
0 |
0 |
1 |
6 |
十一、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新引进2位博导介绍(按姓氏排序):
1、谢志平: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Email: zxie@umich.edu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主要研究方向: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对维持真核生物健康有关键作用的的一类亚细胞降解途径。该通路以囊泡运输的形式实现对胞内受损或冗余的大分子和细胞器的高效清除。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细胞程序性死亡、肿瘤抑制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领域的研究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现在是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本实验室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方法,寻找作用于自噬体形成过程的新基因,进一步揭示自噬体形成的分子机理,理清上游信号转导网络对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研究细胞自噬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探索通过干预细胞自噬减缓或治愈疾病的可行性。
2、林文慧:女,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Email: whlin@ibcas.ac.cn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激素、第二信使和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重点研究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 BR)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特别是种子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在BR、生长素以及产生第二信使IP3并影响钙信号的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Phosphatidylinositol Signaling Pathway)调控植物种子发育和光信号响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在Developmental Cell, Plant Cell,Cell Research,Plant Physiology,Molecular Plant等国际前沿学术刊物发表高质量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通讯作者论文4篇,包括1篇特邀综述;合作论文7篇,其中4篇位列前三作者,另2篇位列前五作者,均承担了重要工作。所有发表论文均为SCI收录,总影响因子113分,他引二百余次,被包括《Arabidopsis Book》等专著的多个章节以及《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Current Opinion of Plant Biology》、《Plant Cell》、《Development》等重要期刊上的综述所他引,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新引进人才专项指标数量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