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_095816_195.png 获奖图.png](https://news.sjtu.edu.cn/resource/upload/202112/20211209_095816_195.png)
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主办的“ESP跨学科创新性青年学术论坛”自2017年10月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该论坛以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为主线,以加强科技人文领域的沟通和对话为目标,鼓励青年****和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翻译工作者,以ESP语言为纽带跨学科、多领域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理论活动,为与会者了解各个领域前沿技术、分享科研成果及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翻译研究和应用创新渠道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
![20211209_095834_860.png 论坛图.png](https://news.sjtu.edu.cn/resource/upload/202112/20211209_095834_860.png)
秦恺誉同学获得特等奖的论文《论<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中的中国形象》主要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和Python程序设计技术,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实证考察《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政府白皮书的汉语原文及其官方英语译文中中国形象建构的差异,并尝试归纳差异背后的翻译策略和潜在动因。研究涉及语言差异、读者期待、不同国情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20211209_095854_334.png 代码图.png](https://news.sjtu.edu.cn/resource/upload/202112/20211209_095854_334.png)
秦恺誉为论文编写的Python代码局部
秦恺誉现为交大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专业硕士二年级学生,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翻译系,其毕业论文《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Genette’s Theory on Narratology: A Case Study of Three Translations of The Madman’s Diary》获评2020年优秀毕业论文。
![20211209_095904_615.png 犹太.png](https://news.sjtu.edu.cn/resource/upload/202112/20211209_095904_615.png)
秦恺誉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荣获二等奖的郭笑雨同学,此次的参赛论文为《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分析》。文章借助Python工具,以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1947至2021年之间所刊发的妇女节文章进行主题探究,通过分析句长、类符形符比、高频词汇、主题建模等方式探寻中国女性形象的历时变化。从最开始的被解放者到劳动者,再到追求男女平等的独立个体,分析结果展示出中国女性形象在过去几十年的动态变化,也为中国女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的改变提供了更多思考。
![20211209_095918_910.png 网络图.png](https://news.sjtu.edu.cn/resource/upload/202112/20211209_095918_910.png)
郭笑雨在获奖论文中建立的语义网络图
郭笑雨同学现为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专业学生。本科期间曾获202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奖、校优秀学生干部、董氏奖学金、杨咏曼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其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以《别让我走》为例探究石黑一雄作品中身份主题”获得校优秀创新实践项目。
![20211209_095933_952.png 科技馆.png](https://news.sjtu.edu.cn/resource/upload/202112/20211209_095933_952.png)
郭笑雨在科技馆
本次第五届ESP跨学科创新性青年学术论坛中,交大外院学子灵活运用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是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人才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