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下午,作为2021年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场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发改委和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医工交叉领域双创人才培养主题活动举行。会场同时还展出了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医+X”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及由此产生的健康、医疗新场景,以临床需求为驱动,在医工、医理、医文、医法、医管等交叉学科方向开展实施,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计划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活动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X”医工交叉领域双创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举行。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向现场50多名学生解读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医工交叉双创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举措和成效。

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主任、学生创新中心主任陈江平围绕斯坦福Biodesign中心建设、现代医疗设备产业学院以及大零号湾医工生态的建设,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为推进医工交叉领域双创人才培养进行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当前为满足国家对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应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加速人才供应,培养高素质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钱大宏做“临床结合下的专业技术发展与转化”的专题演讲。他立足当前医工方向产学研的发展要求,围绕如何做好临床与工科的结合、如何进行专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化提出了独特看法。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慧芳从临床角度出发介绍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并结合自己从医的初心以及成长成才经历,分享了自己开展医工交叉项目研究的历程,对在校同学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来自医学院临床专业的刘若涛同学作为第一批“医+X”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代表发言,介绍了自己基于CT影像判断肌少症项目研究的经验体会。

上海交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姜艳霞介绍了“医+X”大创专项情况,分享了大创项目在实践培养体系中的建设情况与未来规划,重点解读了“医+X”大创专项的建设背景、举措与人才培养成效。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上海大健康产业布局,上海交大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已经与多家医疗相关企业建立多维度合作,在医工交叉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走在了前列。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初步搭建起医工交叉-创新医疗人才培养平台,提出了“医+X”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应运而生,旨在利用学科交叉,融合医院、工程、商科内容,提供一体化系统化培养方案,打造“医工融合”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交叉融合。
首批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共计30个,与9个学院、11家附属医院合作,通过高校师生与医院医生的组合,交叉创新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多个学科方向,涵盖骨科、麻醉科、眼科、儿科等多个医学领域。“基地”通过讲座、科研沙龙、大创项目等手段,汇聚高校、医院及医疗企业的资源,培养高层次的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