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中国大约有800-1000万银屑病患者。由于银屑病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各处,还会引起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针对银屑病的特效药物,治疗上以控制症状为主,然而普遍存在治疗手段适用面窄和容易复发两大难题。

项目团队在此前的研究中曾发现炎症环境教育后的一群特异间充质干细胞能具备更强的免疫调节能力。这一发现提示可以通过特异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分子筛选出更具抑炎能力的特异间充质干细胞,以此获得可控、均质、强效的新一代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特异间充质干细胞产品。
目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临床、工程技术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该项目已获得国家干细胞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并完成了17例临床试验,大部分取得良好疗效。同时,项目组还发现特异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可能与其高度异质相关。今后,研究团队将从阐明MSC抑制过度免疫应激的关键细胞和分子机制入手,通过“产学研用”团队的分工合作,形成能稳定治疗银屑病及银屑病型关节炎的产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转化研究院王宏林教授表示,该项目将在未来5年内通过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和临床资源,系统开展特异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明确特异间充质干细胞的效应机制与功能,并开展脐带来源的特异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附属产品治疗银屑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同时,项目组将依据皮肤外用药给予方式,率先开展干细胞治疗与外用药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为探索干细胞治疗皮肤病提供新的思路,并运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手段筛选、鉴定、验证与干细胞治疗疗效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为干细胞治疗的精准化与个体化奠定基础。
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和上海市细胞治疗工程中心,与生物技术研发企业紧密合作,已形成了干细胞制备、质控与放行检验以及临床试验等全链条的干细胞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研发模式。王宏林教授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与治疗新靶点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相关工作在国际学术期刊如EMOBO、Immunity等发表论著4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PCT 1项。团队自2009年组建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多项国家战略性研究计划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