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课程内容介绍《中国美学史》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2-29


《中国美学史》

课程代码X090604学分/学时2.0/36开课时间
课程名称中国美学史
开课学院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方明光
面向专业
预修课程
课程讨论时数0 (小时)课程实验数0 (小时)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共分六章:第一章:情与理的美学关系(情理论)第二章:形与神的美学关系(形神论)第三章:言与意的美学关系(言意论)第四章:意与境的美学关系(意境论)第五章:虚与实的美学关系(虚实论)第六章:体与性的美学关系(体性论)。 每一章均从先秦到明清,对该对美学关系的形成、发展、美学特征加以梳理,讲清与之相关的美学家、美学观点、美学著作、美学流派,及其在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本课程参考和借鉴西方美学史的有关理论,但不以西方美学史的体系为体系。力图将最能代表中国美学史的美学观念、美学概念、美学范畴、美学理论提炼出来,既反映中国美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实际,也体现中国美学的自身特色。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无)

教学大纲

1-3周:第一章:情与理的美学关系。一、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先秦至两汉-重理时期。(二)魏晋至宋元-情理平衡时期。(三)明清-重情时期。二、情理论的美学特征。 4-6周:第二章:形与神的美学关系。一、形神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哲学上的形神之辨与绘画理论。(二)唐宋元-绘画形神理论的发展与诗文形神理论的勃兴。(三)明清-形神理论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二、形神论的美学特征。 7-9周:第三章:言与意的美学关系。一、言意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哲学上的言意之辨向美学范畴的转化。(二)唐宋-言意理论的发展。(三)明清-言意理论的广泛运用。二、言意论的美学特征。 10-12周:第四章:意与境的美学关系。一、意境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意境理论的孕育。(二)唐宋-意境理论的提出和形成。(三)明清至近代-意境理论的深入发展。二、意境论的美学特征。13-15周:第五章:虚与实的美学关系。一、虚实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关于虚实理论的哲学探讨。(二)隋唐至宋-艺术领域里虚实理论的形成。(三)明清-虚实理论的全面发展。二、虚实论的美学特征。16-18周:第六章:体与性的美学关系。一、体性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体性理论的建立。(二)隋唐至明中叶-体性理论的发展。(三)明清至近代-体性理论的个性美。二、体性论的美学特征。每一章节的讲授,要求学生配合做到:一、课外查阅相关的典籍资料。二、有重点地写读书笔记。三、对照西方美学史,探讨二者相异、相通之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必要时(如有创见)撰写小论文。

课程进度计划

(无)

课程考核要求

(无)

参 考 文 献
  • 1.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一、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987年版。3. 3、北京大学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4. 4、胡经之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上、中、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
相关话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