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16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几十年,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全面综合发展的四个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固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的前身)为1981年首批博士点,1985年建立一般力学博士点、1986年建立流体力学博士点。1995年建成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流体力学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8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工程力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工程力学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流体力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被评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流体力学学科是我国高速物体出入水、水中兵器水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与国防工业部门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在何友声院士和鲁传敬教授的带领下,该学科长期来承担了一批国防预研、型号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国防973等科研项目,与总装、航天部等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10年来,该学科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承担了近十项上海市重大涉水工程的水动力学关键技术研究。在水动力学与环境流体力学方向,形成了以何友声院士、鲁传敬教授、叶取源教授、刘桦教授和薛雷平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老一辈力学专家罗祖道教授创建的固体力学学科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本,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8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多项。在本构与破坏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计算方法、界面力学及损伤理论和疲劳断裂等方向上,形成了以匡震邦、吴长春、许金泉、李中华、王熙等教授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学科前沿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的特色非常鲜明。

  刘延柱教授所创建的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长期从事多体系统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该学科发展了柔性多体系统的建模理论与计算方法,开发了能处理任意拓扑的刚柔混合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的仿真软件系统,并在非线性动力学、时滞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成果显著。该学科将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在解决卫星总体设计、姿态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车辆、机器人、生物力学、体育科学等领域的动力学性态分析、计算机辅助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目前已出版《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弹性细杆的非线性力学》等专著4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获得部级以上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主要学术带头人有刘延柱教授、洪嘉振教授、蔡国平教授、刘锦阳教授。

  工程力学学科长期来将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复杂结构系统的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检测等多学科领域的技术进行综合和交叉,对复杂结构系统的全寿命周期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已介入我国船舶建造和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攻关项目。深入研究了复合荷载和复杂环境作用下结构的力学行为,并将其与材料特性相结合。将结构动力响应和振动控制相结合,在舰船主动控制、新型舰船的减振降噪机理与方法、水下爆炸的数值仿真等方面有很好的技术储备。近年来进一步开拓航空、航天结构领域的研究,承担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ARJ21飞机的若干试验研究任务。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有张圣坤教授、沈惠申教授、汪海教授、王德禹教授和唐文勇教授。

  生物力学是力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具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其中研究与人类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诊治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本学科的主要特色为:具备坚实的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实验、数值模拟能力,建立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力学生物学实验室,实现了强强结合;实现了高校生物流体力学学科与多家国内顶级医院的心血管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医学的结合;实现了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心血管疾病和血管重建的力学和生物学机制和诊治机理,该方向属于当前国际前沿。本学科在近五年内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在生物力学、生物物理、细胞和分子学等领域的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主要学术带头人有姜宗来教授、丁祖荣教授。

  本学科得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实验室占地面积3540 m2,设备总资产值 2800余万元。本学科是筹建中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的主干学科之一,也是教育部空天技术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何友声院士的领导下,本学科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4名,教授24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70%。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

  力学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生72名,硕士生83名。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加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尤其在教材建设工作上取得显著成绩。近 5年来出版专著15 部、研究生教材7 本,其中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1本,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材2本,上海市推荐研究生教材4本,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5 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等。

  本学科具有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科研任务饱满,研究经费充足,近三年来平均年科研经费约2000余万。实验室建设近几年亦有很大进展。这些均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现有MTS拉扭疲劳试验机、岛津疲劳试验机等大型设备,可以进行各种温度、周边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实验;重力式水洞;多功能环境水槽;激光测振仪;气浮台等。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聘请钟万勰院士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指导学科建设。与英国的UCL、CARDIFF;美国的CALTECH、CORNELL、荷兰的TU Delft等大学及著名学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与日本、新加坡、丹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批院校进行经常性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办学。
 

相关话题/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