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禹卫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3

禹卫华
新闻与传播系
副研究员
博士
邮箱:yuweihua021@163.com











禹卫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主任。政务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网络群体行为涌现机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微博客舆情监测与主动引导机制研究》、中央部委和上海市委办局委托课题数十项。在权威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社交媒体概论》《社交媒体舆论》《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中国发展传播学(四川卷)》等专著。开发的新媒体评估算法被中央与地方部门广泛采用。研究专长:社交媒体大数据、网络舆情、媒体融合。





















编号 作者 著作名称 作者排序 著作类别 出版单位 书号 出版日期 学科分类 备注
1 谢金文 中国发展传播学(四川卷) 禹卫华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5060-9 2009年9月 传播类














编号 作者 论文篇名 文献类型 发表刊物 刊物类别 年卷期页 转载刊物 转载年期 论文分级 备注
1 禹卫华等 传播学转型:趋势、理论、方法 论文 新闻记者 CSSCI 2014年2月

D

2 禹卫华 从手机谣言到恐慌性为:影响因素与社会控制 论文 新闻与传播研究 CSSCI 2011年12月

B

3 禹卫华 微博虚假信息传播的新问题与应对 论文 新闻记者 CSSCI 2011年5月

D

4 禹卫华 “第一人”效果:现状、问题与应用 论文 新闻记者 CSSCI 2011年5月

D

5 禹卫华 戴维森与“第三人效果”:一种舆论学的视角 论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2009年10月

D

6 禹卫华 实验法“第三人效果”研究国际新闻界 论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2009年2月 人大复印资料 2009年 D

7 禹卫华 网络恶搞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1772位上海市民为例 论文 新闻与传播研究 CSSCI 2008年8月

B

8 禹卫华等 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论文 国际新闻界 CSSCI 2008年7月 人大复印资料 2008年 D

9 禹卫华 “间接影响模式”的提出及其应用 论文 新闻记者 CSSCI 2008年4月

D












纵向
编号 负责人 项目/课题名称/子课题名称 主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 项目/课题来源 项目类型 批准号/编号 批准经费
(单位:万) 立项时间 结项时间 合作单位/机构 备注
1 禹卫华 微博客舆情监测与主动引导机制研究 禹卫华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青年项目 11CXW034 15 40695



2 禹卫华 《群体行为涌现机理与风险辨识研究》子课题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涌现机理与风险辨识》 沈惠璋/禹卫华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重大项目 11&ZD174 80 40817



3 禹卫华 网络群体性事件防控模型建构与实验研究 禹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 文理交叉项目
10




4 禹卫华 法治宣传大数据应用研究

上海市司法局项目
















新媒体导论
新闻传播理论






相关话题/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