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耘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3

李耘耕
新闻传播系助理教授
邮箱:li.yungeng@sjtu.edu.cn


李耘耕,2016年12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传播学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获香港政府优秀博士奖学金计划(HKPFS)全额资助。本硕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及南京大学哲学系,并于2012年获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美文化研究证书。2016年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其后自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就职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任讲师及硕士生导师。
研究兴趣集中于传播学理论、健康传播及健康话语(史)研究以及数字媒体与网络文化研究。曾参与(副)主编《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研究论文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以及《学术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并在国际传播学会年会(ICA)、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AEJMC)、中国青年传播****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十余篇。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及上海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两项。





著作
胡翼青,吴越,李耘耕(副主编)编(2015)《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
Li, Y., & He, Q. (2018). The metamorphosis of medical discourse and embedded cultural rationality: a content analysis of health reporting for neurasthenia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na.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8(2), 170–184. (SSCI)
Li, Y. (2016). From “whom to blame” to “nothing to fear”: documentary narratives, voices, and “dependent destigmatization” of severe mental patients (SMPs) in Hong Kong.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4), 403–421. (SSCI)
李耘耕(2019)。<从列斐伏尔到位置媒介的兴起:一种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国际新闻界》(CSSCI)2019年第11期,页6-23
李耘耕,朱焕雅(2019)。<朋友圈缘何而发:社会心理视阈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新闻记者》(CSSCI)2019年第5期,页25-35
李耘耕(2019)。<传播“健康”:民族主义、科学现代性与近代中国“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一项基于《中华健康杂志》(1939-1949)的考察>。《新闻大学》(CSSCI)2019年第2期,页43-63
李耘耕(2018)。<从规训到流动:数字媒介网络的权力实践模式转变>。《学术研究》(CSSCI)2018年第3期,页59-66
李耘耕,王佳逸(2017)。<谁在使用网络另类媒体?一项基于另类媒体使用之文化向度的考察>。《国际新闻界》(CSSCI)2017年第2期,页90-112
李耘耕(2016)。<从“批判话语分析(CDA)”到“传播民族志”(EoC):话语、传播实践与“钟情妄想症”的分析示例>。《暨南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2016年第9期,页100-110
李耘耕,胡翼青(2012)。<批判理论与传播学话语的嬗变>。《中国传媒报告》(香港)2012年第2期,页1-10
杜骏飞,李耘耕等(2009)。<网络游戏中的传统与现代-《仙剑奇侠传》的文化解读>。《新闻大学》(CSSCI)2009年第3期,页124-132
另在国际传播学会年会(ICA),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年会(AEJMC),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中国青年传播****论坛,上海交大-国际传播学会(ICA)新媒体高峰论坛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社交媒介语境下精神疾病污名化话语的网络传播与干预机制研究”(项目号:19YJC860023),项目负责人(在研)
2018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上海青少年‘二次元’网络亚文化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项目号:2018EXW004),项目负责人(在研)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效果优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CXW003),项目组成员(在研)








相关话题/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