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郁文贤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2

郁文贤 职务: 院长 职称: 教授
办公地址:
微电子楼300
联系邮箱: wxyu@sjtu.edu.cn
导师类型:
博士生导师
点击进入个人主页维护




感知与导航研究所研究院队伍> 感知与导航研究所

[个人简历]
1、学历:
1981-198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无线电测控专业 本科生(排名第一)。
1985-1988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 硕士生。
1988-199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博士生。
研究成果KD85-466舰船雷达目标自动/智能识别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排名4)。
2、工作经历:
1993.12-1996.1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副教授。
研究成果“8912任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排名5)、“海上目标多信源融合识别系统”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排名2)、“ATR柔性技术”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1996)。
1996.12-2008.8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工程师、副院长、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国家863信息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专家组组长和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副组长、总装备部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副组长等。
研究成果“舰船、装甲、飞机等军用目标自动识别综合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排名3)、“通用型对海监视雷达目标识别与综合显控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排名1);获****“求是奖”(2003)和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等。
2008.9-: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至2011.1),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院长(2011.1起),总装备部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部市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

v 雷达目标识别
v 遥感数据处理
v 多模导航技术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雷达目标识别与数据融合等国防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
(1)提出了雷达目标回波动态识别理论与智能识别系统实现方法,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套具备多场景推广应用能力的“通用型对海监视雷达目标识别与综合显控系统”,核心系统已在陆军、海军对海新型监控雷达和XXX系统中装备应用50多台套,提升了我军的海防监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提出了高分辨率SAR复杂目标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区域自适应SAR目标检测、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等理论和方法,成功应用于“XXXX-2005”重大演习任务和我国第一颗雷达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主持设计了高分重大专项军事应用基础技术支撑体系总体方案,推动了军事卫星遥感信息智能化处理与应用的整体发展。
(3)提出了相控阵雷达空间目标探测任务规划和雷达资源优化调度、空间目标动态编目、ISAR成像和目标几何结构推演等方法,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套用于空间目标XXX任务的相控阵雷达资源分配调度和目标识别信息处理系统装备(XXXX工程),推动了我国空间XXX能力的里程碑跨越,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效益。
(4)最早开展军事领域的信息融合技术与仿真验证平台研究,提出了低导航精度下的数据配准、基于相对系统误差估计的量测融合等方法,可满足海上协同作战系统对处理时间、处理精度和数据吞吐率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航迹关联与融合、目标属性综合识别等技术成果被选用于XXX装备工程。
(5)主持制定了863高分辨率SAR、空间信息栅格、国家空间数据应急协同等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推动了我国SAR对地观测与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排名1、3、4、5)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排名1),荣立二等功一次,合著专著与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学术兼职]
v 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测试评估与试验验证专家组专家;
v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地面系统组专家;
v “十二五”总装备部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顾问;
v 总装备部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
v 《电子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雷达学报》等期刊编委;
v 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v 上海市卫星导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和位置服务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理事长;
v高速电子系统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关话题/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