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奚立峰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2-17


导师介绍

导师姓名
奚立峰
导师性别男
职务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质量与可靠性
联系电话021-34206539
电子邮箱lfxi@sjtu.edu.cn

个人简介

男,1966年6月生,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年)、中国科学院(1992年)和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2001年分别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工程与管理》编辑部主任,编委。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创始Fellow,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委员、生产工程分会委员,上海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2000年3月至4月,在台湾元智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00年10月至11月在美国波士顿、俄亥俄州、肯塔基州的十余家公司和美国卓越管理中心(CenterforQualityofManagement)研修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培养学生共计66名,其中指导本科生18名,工学研究生16名,工程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15名。为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积极同海外学者合作培养博士生,同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系刘中鸿教授,辛辛纳提大学李杰教授,法国南特高等矿业学校Dejax教授等合作培养博士生四名。讲授课程《质量管理学》,《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美国密西根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精益生产”系列课程教授。编著《工业工程典型案例与分析》,《零缺陷质量管理》等书籍。参编《现代制造技术导论》、《先进制造系统》等教材,在《JournalofQualityinMaintenanceEngineering》《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ApplicationsinTechn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JournalofManufacturingTechnologyManagement》,《ProductionPlanning&Control》,《ReliabilityEngineeringandSystemSafety》,《机械工程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工业工程与管理》发表文章7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旨在通过生产系统的改进提高产品与系统的运行质量。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获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09年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励计划资助,2006年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资助,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上海市科学科技奖二等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研究项目:2003.10—2005.10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支持网络化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的协议、标准、规范技术”2007.1-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多源多工序加工系统偏差流的建模理论与诊断体系研究”2003.10—?国家“863”CIMS主题B类项目“面向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2001.10—2004.6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基于Agent的制造单元混合式控制系统和车间层可重构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2006.3—2009.2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海域506”自主车型整车开发子课题“成本企划与控制体系的研究与开发”;2005.1~200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实验设计的复杂制造过程健壮参数控制理论与方法;2002.09-2004.1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再制造物流网络的健壮性设计方法的研究”2001.1—2002.6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零缺陷管理”;2000.6—2001.8上海交运集团“上海龙马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W-Car/W-Wagon/Bestop车间设施布局与物流规划设计”;1999.12—2000.3上海交运集团“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轿车变速箱换档机构制造公司的精益工厂设计”;2007.5–2009.5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项目:Modeling,AnalysisandSimulationofGlobalPlantFloorSystems,Phase1:Costmodelingforglobalplantfloorsystems;2009.01-20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复杂装备的数字化设计”,项目批准号:50821003,创新团队成员;2008.09-2010.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重点项目,“航天企业典型产品流程再造及制造模式研究(一)”,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

近期发表或录用的论文[1]Distributedsensorsystemforfaultdetectionandisolationinmultistagemanufacturing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ApplicationsinTechnology,Vol25,No.4,2006,pp182-191[2]Aheuristicalgorithmtobatchingandloadingproblemsina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4,23(11-12):903-908.[3]Datamodeldesignfor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indistributedmanufacturingenvironment.JournalofManufacturingTechnologyManagement.[4]AframeworkoforderevaluationandnegotiationforSMMEsinnetworkedmanufacturingenvironme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5]Theframework,impactsandcommercialprospectsofanewpredictivemaintenancesystem-IntelligentMaintenanceSystem.ProductionPlanning&Control,Vol.16,No.7,October2005,652-664;[6]“ResiduallifepredictionsforballbearingbasedonSelf-OrganizingMapand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7]ReliabilityCenteredPredictiveMaintenanceSchedulingforaContinuouslyMonitoredSystemSubjecttoDegradation.ReliabilityEngineeringandSystemSafety.;[8]Adynamicopportunisticmaintenancepolicyforcontinuouslymonitoredsystems,JournalofQualityinMaintenanceEngineering,Vol.12No.3,2006[9]有限区间内设备顺序预防性维护策略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vol.11no.10,1465-1468[10]面向质量控制的制造系统可诊断性分析,机械工程学报6,2006
相关话题/机械 动力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