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张鹏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2-17


导师介绍

导师姓名
张鹏
导师性别男
职务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研究方向热量/冷量蓄存与转换及新型蓄能材料制冷与低温中的流动与传热
联系电话021-34205505
电子邮箱zhangp@sjtu.edu.cn

个人简介

张鹏,博士,教授,博导。199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2004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SantaBarbara)进行访问研究;2002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研究奖励(JSPSPostdoctoralResearchFellow),在筑波大学(UniversityofTsukuba)进行了博士后研究。现担任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中国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TheOpenSuperconductorsJournal和TheOpenRenewableEnergyJournal的编委和ChinesePhysicsLetters特约评审,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Cryogenics,MicrofluidicsandNanofluidics,PhysicsLettersA,AIAA-JournalofThermophysicsandHeatTransfer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200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04年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9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2010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以第一获奖人获得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年Danfoss荣誉教授,2007年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青年奖及1999年美国低温工程大会/国际低温材料会议(CEC/ICMC)优秀学生论文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Honeywell教学奖及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SMC优秀青年教师奖。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主题报告6次。主要从事传热与储能等方面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制冷与低温工程中的能量储存、输运和能量品位提升及相关应用(包括水合物用于CO2减排及应用于制冷系统),低温绝热与传热、低温医疗和超导技术等方面研究。1.储能相关的研究采用水合物浆体和新型复合相变材料等对冷/热量进行储存和输运;主要应用于新型节能空调和冷/热量储存系统。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和大金空调公司等方面的资助。2.传热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制冷与低温工程相关的流动与传热等方面研究,包括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低温流体流动与传热、储能中的复杂热物理现象和机理等。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等方面的资助。在相关领域中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博士点基金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研究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及多项人才基金项目和企业项目。在超流氦传热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发表有论文1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50余篇,著有《超流氦传热》,《低温绝热与传热技术》等专著,授权和公开发明专利8项。现指导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0余名,所指导和共同指导的研究生曾获得首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奖、全国工程热物理年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及Danfoss公司PRP项目计划,并和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2名,欢迎咨询。学院链接:http://me.sjtu.edu.cn/english/minglu/showDetail.aspx?id=77
代表性论著

近期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1.P.Zhang*,etal.Flowandheattransfercharacteristicsofsupercriticalnitrogeninaverticalmini-tube.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alSciences,(2011)V50(3)287-2952.P.Zhang*.Y.J.Chen,X.J.Ren,A.B.Wu,Y.Zhao.Thermalconductivitymeasurementoftheepoxiesandcompositematerialforlow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magnetdesign.Cryogenics,(2011)V51(9)534-5403.P.Zhang*,etal.Anoverviewofphasechangematerialslurries:MPCSandCHS.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0)V14(2)598-6144.4.L.Xia,P.Zhang*,etal..Preparationandthermalcharacterizationofexpandedgraphite/paraffincompositephasechangematerial.Carbon,(2010)V48(9)2538-25485.L.XiaandP.Zhang*.Thermalpropertymeasurementandheattransferanalysisofacetamideandacetamide/expandedgraphitecompositephasechangematerialforsolarheatstorage.SolarEnergyMaterialsandSolarCells,(2011)V95(8)2246-22546.B.Shen,P.Zhang*.Onthetransitionfromthermoacousticconvectiontodiffusioninanear-criticalfluid.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2010)V53(21-22)4832-48437.X.Fu,P.Zhang*,C.J.Huang,R.Z.Wang.Bubblegrowth,departureandthefollowingflowpatternevolutionduringflowboilinginamini-tube.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2010)V53(21-22)4819-48318.Z.W.Ma,P.Zhang*,R.Z.Wang,S.Furui,G.N.Xi.Forcedflowandconvectivemeltingheattransferofclathratehydrateslurryintubes.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2010)V53(19-20)3745-37579.P.Zhang*,etal.Two-phaseflowcharacteristicsofliquidnitrogeninverticallyupward0.5and1.0mmmicro-tubes:Visualizationstudies.Cryogenics,(2009)V49(10)565-575InvitedPaper10.P.Zhang*,etal.Thermoacousticwavepropagationandreflectionneartheliquid-gascriticalpoint.PhysicalReviewE,(2009)V79(6)Art.No.060103(R)RapidCommunication11.X.Fu,P.Zhang*,etal.3Dvisualizationoftwo-phaseflowinthemicro-tubebyasimplebuteffectivemethod.JournalMicromechanicsandMicroengineering,(2009)V19(8)Art.No.085005
相关话题/机械 动力 导师